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1:34: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1)那么怎样来进行略读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大段,用“可以??可以??也可以??”的句式来说。 (略读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会从头到尾看一遍,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翻阅。) (2)略读还要注意一些方式。你能概括地说一下吗? (一是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二是每次略读完可以回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练的语言概述一下读物内容。) 这些方式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从略读中获取有效信息。 3.当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能把精读和略读分割开,只有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 我读书,我快乐 一、导入: 我们曾经读过不少中国历史方面的故事,你还记得吗?请你为大家讲一讲。 二、新授: 1.这里面的很多故事其实都来自于一本书《上下五千年》。谁能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 林汉达:浙江宁波人。著名的教育家、语文学家。 《上下五千年》: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民国的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包含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能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悠久、祖国的文化是何等辉煌。 2.谁知道这本书里的精彩小故事呢?请你为大家讲一讲。 3.这里面的故事是这样吸引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在1-2个月内来读完这本书。其中你可以采用精读,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某个小故事,也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从里面获取大量信息。[指导学生完成读书计划] 六.板书设计: 13、精读与略读 略读的方法:看提要 粗读 默读 六、教学反思 41

课 题 习作3 课 时 2 二次备课 一、教学目标 (1)能知道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 (2)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3)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例文,指导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 2.在指导下用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写一次活动。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习作准备在本次习作之前,我们可以举行一些小型的比赛活动。 二、谈话导入,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对于你们来说,已经过去的上个星期留给了你们怎样的回忆? 2、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把我们的所得所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他们分享呢? 3、那就把你最有感触或最有收获的活动用新闻报道的方式表达出来吧! 三,阅读范文,探求习作形式 1、阅读课本提供的例文。 同学们,首选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新闻报道的写作形式,读读课本上的这篇报道,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1)学生自由阅读。 (2)指名朗读。 (3)讨论新闻报道的特点。 2、阅读报纸上的多篇新闻报道。 (1)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爸爸妈妈订阅和我们自己订阅的报纸,对照我们刚才总结出来的新闻报道的特点,找出报纸上的新闻报道。 (2)在小组里交流,评判一下找得准不准确。 (3)指名朗读自己找出的新闻报道。 (4)引导发现、补充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 四、选择材料,学生练笔。 1、请同学们把握机会,从我们上周的活动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新闻报道。 2、学生练写草稿。 42

3、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一、进一步弄清要求: 1、题目要醒目。一篇报道的题目可长可短,但一定要醒目,要能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2、内容要清楚。一篇报道通常首先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接着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过程;若是有必要,在报道的最后再交待与本次比赛或活动有关的问题,点明意义。 3、语言要简洁。报道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它的语言应简洁并且规范,一般不需要展开描写、抒情、议论,只要实事求是地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就行了。 二、交流—推荐发表 1.四人小组逐篇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习作给学校广播站或班级黑板报。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新闻报道”的写作,今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若是发现了值得报道的事情,就可以自觉地拿起笔来,给学校的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甚至各种报纸踊跃投稿! 三、修改习作 (1)交流习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2)自己修改 (3)同桌修改 四、誊写作文 六.板书设计: 习作3 新闻报道 题目要突出重点 开头要交代结果 中间有大体经过 结尾要点明结果 六、教学反思

43

课 题 练习3 课 时 2 二次备课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课文,掌握所学的生字词语,体会人物品质 2、能了解一些书法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等。 3、诵读积累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学习使用成语。 4、口语交际: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说话有条理、有依据,能让人信服。 二.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成语,欣赏书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文人都要花大功夫练习书法。下面读读这个故事。 (2)学生读小故事。(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读过后明白了什么道理。(4)学生联系故事谈一谈当中蕴含的道理。 2、教学第二部分。 (1)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3)指名几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发言,重点是回答“为什么”。(4)教师小结性发言。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谈话导入:在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史上,产生过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认识、了解哪些书法家呢?(2)学生回忆、交流。教师指名学生回答。(3)师生共同最大限度地说出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4)教师根据情况可选个别书法家讲讲他们的书法小趣闻。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读,指导读准字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词语大致的意思。可以试着联系学过的课文,看看是不是写谁的。 (4)学生试着说说这些词语可能会连成一个什么故事。 2、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44

搜索更多关于: 五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图文 的文档
五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2539b0mj3uh245bml1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