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业人员应熟练掌握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和生产工艺的特点,了解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他员工也都应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学习和了解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保证与成本管理部门的良好配合。
4.加强产品设计的成本控制,正确处理成本效益关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都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将成本管理工作同市场紧密结合,处处以市场要求为标准,按市场规律办事,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结构。企业要按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和组织生产,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开发新产品,不仅要作到市场可行,技术可行,还要注重经济可行。市场可行,是指企业产品必须适销对路;技术可行,是指企业具备制造该产品的设备、工艺、人员条件;经济可行,则是指该产品有利润空间。有的企业强调市场导向,也有的企业搞成本导向,其实二者是一致的。在生产力发达、科技进步、商品丰富的今天,卖方市场已全面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源泉。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是企业产品开发永恒的努力方向。 在产品设计阶段,必须对材料质量、加工工艺等作好成本估算,合理挑选制造材料,改进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假如能使产品各零部件功能与其相应成本相匹配,且与产品整体使用寿命基本一致,便实现了产品制造成本的优化。 5.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以满足消费者对需求的升级和变化,并使成本保持最低。但低成本不等于低品质,低成本不能来自于偷工减料,也不等于减少产品功能。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从价值角度分析,可以改变产品,消除产品多余的部分功能;可以改变制造过程,使得流程变得更为有效;在采购环节,实行价值分析,对所有原材料、零配件评价其基本功能,寻求最低成本,从而降低采购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等。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不仅可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于争取竞争的主动权,确立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因为创新产品会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可以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减废降损;通过技术创新可增加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可以适当提高产品售价。随着经济活动对成本管理速度和准确性的进一步提高,科学的成本管理手段成为必然。计算机的应用就将信息处理、传递、更新的速度提高了数倍,并能做到实时监控,降低成本。因此,在成本管理中,必须加快电算化步伐,提高电算化应用水平,加速培养电算化人才,从而实现成本管理手段现代化。 6.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损失
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两方面去认识:在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之上的,成本是原因,质量是结果。但有时企业的高成本却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会加大产品成本。二是伴随质量低劣出现的产品质量不稳,使得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增加。因此,保证合理的产品质量,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产品的成本,在相同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产品的价格优势,从而获得较强的竞争优
势,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由于生产和消费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在通常情况下只能调整生产去适应消费。一旦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就存在着贬值的风险,而且产品待售数量越多、时间越长,无形损失就越大。对多数企业来讲,要使生产完全符合市场需求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减少待售产品的数量,缩短产品待售的时间,才能尽量减少产品的无形损失。为避免产品的无形损失,企业应该尽量按市场需求来开发产品和组织生产,尽量缩短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时间,尽量减少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数量。这就要求企业必需建立应对市场的灵活而快速的反应机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把无形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中活动,摈弃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完善现代的成本管理理念,管理的新理论,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念和手段,寻求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向管理要效益,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迅速的做大做强。参考文献:
[1]曹海虹 王 洋:《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弊端及成因》年
[2]任海芝 朱 文:《现阶段企业应如何降低产品的无形损失》工业企业管理,2001(5)
[3]胡志之:《企业成本管理的新出路》财会研究 [4]CPA统编教材:财务成本治理年
[1]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社,1993.
[2]大野耐一等.丰田生产方式与现场管理理发展中心,1998.
[3]CPA统编教材,财务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应与时俱进地实施成本管理,不断更新成本管理的观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管理学[M].北京:[M].[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不断学习掌握成本[J].2004[J].,2006年 ,2005经济科学出版,台北:中华企业管
2005
[4]邱奤.作业成本法与剩余生产能力管理[J],会计研究,2004,(5) [5]王立明,我国汽车企业投资环境与投资对策[J],商业研究,2006,(2).
[6]王立明,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及其借鉴[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