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 重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所在部院系 指导教师姓名 学前教育学院 学号 专业 学前教育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单位 学前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题目 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以重庆市**区**幼儿园为例 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经过 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亲子节目的走红,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题,但现实社会中“父亲缺失”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受我国传统观念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家庭中,母亲仍然是孩子最主要的照顾者。父性角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严重缺失,将对幼儿成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是儿童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人物之一,父亲对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选题依据 (选题经过,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初步设想及突破点) 90年代初,有关研究表明,国外对父亲角色行为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已成为家庭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这个社会科学分支已经在日益多方面地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又可以看到,关于父亲角色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有许多新出现的研究设计,并提出新的问题,这些反过来刺激着新的研究活动。 2.国内研究现状 富有家庭传统教育的中国,历来重视父性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上颜之推的家训、曾国藩的家属和朱伯庐的《治家格言》,看成父亲角色对孩子影响研究的典范。我国心理学界对幼儿社会化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进展较快。近几年来,学术界关于父性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据我查询相关资料,有关论文达到了两万余篇。这一现象填补了我国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的相当一部分空白。 (三)初步设想及突破点 突破点: 对于《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现在国内十分火热,这也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我这次针对的是学龄前儿童,因为学龄前儿童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段时期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所以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再加上以前的理论研究都太宏观,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点,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研究的是重庆市綦江区这一区域,以大地幼儿园为例,这个幼儿园基本可以代表当地幼儿园的特点,有具体直观的例子方便观察分析,便于做出对《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初步设想: 我打算趁寒假去綦江大地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做一些调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分析父亲参与教养的现状以及其现状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会根据我所学的知识为当地的家长提供一些帮助,使他们也意识到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已有研究不同程度的表明,父亲的特征,行为和语言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孩子的社会行为与社会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 2.实践意义: 研究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目前,由于封建的教养观念、错误的教养方式、家庭角色结构倾斜等原因,许多父母未意识到父亲角色的重要性和父亲自身独有的教育优势,导致父亲参与教养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而父亲参与教养的缺失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孩子因父性教育严重不足而容易出现心理脆弱、懦弱胆小、多愁善感、独立性差等表现。通过本研究,可以使一些父母意识到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并帮助父亲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教育优势,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 (二)可行性分析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幼儿的不断发展幼儿由于父亲缺位造成的影响已逐渐表现出来。父亲角色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男性文化的缺失、可以优化家庭气氛,提高父亲影响的亲和力、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促进幼儿社会性良性发展这一方面,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献法:主要通过收集报纸和电子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尽可能地收集国外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将各类文章创新部分认真研究并进行学习,取长补短,奠定本文基础 访谈法:深入到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去了解情况,对幼儿采取访谈法,了解他们生活中父亲的参与度,以及他们的真实想法,结合现有的理论进一步分析。 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 观察法:观察幼儿和家长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形成本篇文章。 方法和手段 问卷调查法:参阅网上相关资料,并通过对老师幼儿的访谈,对特定人进行调查问卷,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并借鉴和运用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个案分析法:着重研究一个固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分析与研究。 摘要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概念 三、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关乎儿童以后的成长与发展,但现代社会,由于封建的教养观念、错误的教养方式、家庭角色结构倾斜等原因,导致父性角色在教养中的缺失。对幼儿社会性的发现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阻碍了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期,是人的行为特点和心理意识的养成时期,3 岁左右的儿童对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模仿和依赖的愿望,内心感知脆弱,易受伤,易产生孤独感,对父母有极强的依赖行为。如果在这一阶段,幼儿只得到了来自母亲这一角色的教养和陪伴,会对儿童以后社会性的发展埋下隐患。所以本篇文章针对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希望对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有一些帮助。 论文撰写 提纲 四、研究方法 五、提纲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现状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概念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二、父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父亲对学前儿童依恋关系建立的影响 (二)父亲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 (三)父亲对学前儿童交往技能形成的影响 三、父亲对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一)增加与学前幼儿相处的时间 (二)提高与学前儿童交往的质量 (三)配合母亲一起促进幼儿发展 父亲角色对幼儿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这说明该同学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该选题报告研究思路较为清晰,研究方法选用较指导教师 意见 为得当,同学该同学的选题。 指导教师: 2016年1月6日 院系负责人(公章): 20 年月日 注:纸张填写不够可另加附页。
部院系 负责人意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