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护理心理学__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6:27: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

10.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11.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2.需要:是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某些要求,在这个意义上,需要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3.动机:是一种驱使人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14.挫折:是指动机受阻导致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15.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6.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17.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8.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19.再认: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 20.再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验过和事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 21.迁移:是指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而影响另一些问题的解决。

22.再造想象: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而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3.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运用头脑里储存的记忆表象或感知材料作为原型素材,经选择、加工、改造而独立地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

24.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25.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填空题:

1.脑 客观现实 2.语言 自我意识 3.三级功能区 4.网状结构 5.不对称性

6.内容 源泉 主观 能动 7.人的社会化

8.家庭和父母 学校 社会文化 9.继续

10.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 主动社会化 强制社会化 11.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2.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13.直接 个别属性 反映

14.直接 整体 外部相互联系 反映 15.感觉

16.感受性 感觉阈限 17.感觉阈限 反比

18.感觉的适应 提高 降低 19.嗅觉

20.感觉的相互作用 微弱刺激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它感觉的感受性

2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22.观察

23.识记 保持 再认 回忆 表象

24.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25.动态变化 质 量 26.再认 回忆

27.记忆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28.7±2

29.遗忘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时间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30.间接的 概括的

31.分析 综合 比较 抽象 概括

32.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求同思维 求异思维 习惯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33.定势 动机 迁移 功能固着 个性 34.表象 思维

35.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36.指向 集中 选择功能 保持 对活动进行调节与监督 37.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38.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39.情绪 情感 态度 体验 心身变化 需要 40.表情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41.快乐 悲哀 愤怒 恐惧 心境 激情 应激 42.人类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43.意志 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 意志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 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

44.采取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

45.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坚韧性 46.倾向性 稳定

47.稳定性与可变性 独特性与共同性 个性的整体性 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48.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49.自我意识 社会化 50.需要 客观现实

51.自然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52.马斯洛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53.动机 需要 刺激 始发功能 指引功能 激励功能

54.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主导动机 辅助动机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55.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56.挫折 抱负水平 个人容忍力 外部因素 57.能力 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58.智力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记忆能力 想象能力 言语能力 思维能力 59.正态分布 智商 IQ 60.典型的 稳定 动力

61.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62.巴甫洛夫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63.稳定的态度 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64.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65.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社会性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66.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心理活动 行为 67. 生理需要

68. 活泼型 兴奋型 安静型 抑制型

69. 兴奋过程 抑制过程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70. 胆汁质

71. 速度 灵活性 强度 指向性 72. 持久而微弱 弥散性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2) 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和能动的反映。 2.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是什么?

区别: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在刺激作用下,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3. 艾宾豪斯遗忘曲线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人在识记某种材料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得特别快,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的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4. 影响记忆的因素是什么? (1)识记有无明确目的和任务;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3)遗忘因素; (4)识记方法。

5.正确的复习方法有哪些? (1)及时复习;

(2)分散识记比集中识记效果好; (3)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

(4)不要把性质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 (5)结合回忆的识记比单纯重复的识记效果好; (6)多样化的复习。

6.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1)定势; (2)动机; (3)迁移; (4)功能固着; (5)个性。

7.在心理学上情绪和情感有什么不同?

(1)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有关,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而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比情感强烈,具有较大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是以内心体验的形式稳定地蕴藏在人的人格当中。

8.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有几方面? (1)有明确的目的;

(2)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 9.气质与性格的关系是什么?

区别:(1)气质是先天的,较多地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而性格主要是后天的,更多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2)气质可塑性小,变化慢,而性格可塑性大,变化快;

(3)气质的表现范围较窄,只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而性格的表现范围较广,几乎包括了人的一切稳定的心理特征;

(4)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

(5)在决定人的行为举止上,性格具有核心意义,而气质只具有从属的意义。 联系:(1)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 (2)性格可掩盖和改造气质。 10.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11.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微弱刺激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它感觉的感受性。 12.简述沙赫特-辛格的情绪学说,你从这个学说里学会了哪种调整情绪的方法?

沙赫特-辛格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环境、生理和认知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认知因素起最主要作用。 (仅供参考)方法:(1)处于恶劣环境时要改变自己对情境的认知评价;(2)身心与精神密切相关,要设法改变生理因素;(3)要脱离情境,脱离刺激。 13.如何进行情绪的调节?

(1)调整行为目标;(2)改变认知评价方式;(3)改变或转换环境;(4)心理防御或应对;(5)自我控制与求助。

14.如何进行意志的培养?

(1)正确的观念,崇高的理想是培养意志的决定条件;(2)脚踏实地,点滴做起;(3)在克服困难中表现、锻炼和培养意志;(4)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15.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而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感过程包括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意志过程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另外,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论述题:

1. 试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从脑的进化看,人脑及心理功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这一点可以从动物进化的不同阶段的神经系统和行为特点的相互关系上看出来。在进化的最初阶段,动物只有弥散的或网状的神经系统,相应的行为也较为简单。随后出现的头部神经节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雏形,而具有头部神经节的动物就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了。从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管状神经系统,并有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分,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脑。与此同时,动物的行为也变得较为复杂了。人脑的形成大约经历了10亿年,大脑皮层特别是新皮层在人脑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可以适应各种各样极度复杂的自然环境,心理现象相应地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①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脑的机能,但是脑不会独自产生心理,必须是客观事物作用它时,才实现反映机能,产生心理。虎孩、狼孩、熊孩等虽然都具备人的生理解剖特点,但由于他们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正常心理。

②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和能动的反映。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从感觉、知觉、思维、想象,到情感、意志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形式。然而,人的主观心理并不是死板地、机械地反映事物,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每个人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反映带有主观性。另外,人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同时,还能积极能动地改造客观现实。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搜索更多关于: 护理心理学__复习题及答案 的文档
护理心理学__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geo15r779pugm7q9xz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