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片段
◆学习关注标点,探究鸟窝之乐。(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读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第5自然段读懂了作者变成鸟窝后特别开心。
师:这段并没有出现“开心”“高兴”等词语,你是怎么知道作者很开心的?再读这段,说说你的理由。
(生交流、评议)
师:谁愿意把你的理由和大家分享?
生1:我从“你猜”这个词读懂了作者的开心,因为开心,作者才会故作神秘地让大家猜。
生2:我从“当然不是……啦”的语言表达形式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 生3:我从“对了,鸟窝!”中的“对了”感受到了作者非常开心。 师:再读读,除了词语,你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吗? 生:我从感叹号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开心。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除了关注关键词,关注标点也是一种感悟方法。再读读这段,你知道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吗?这种修辞方法有什么特点呢?
生:设问,特点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再自己回答。 师:对,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师:作者觉得欣喜仅仅是因为变成树吗?谁能说说从第6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鸟窝的形状特别多。
师:除了文中提到的形状,还会有别的形状的鸟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有,我从省略号知道的。
师:对,这里的省略号说明鸟窝的形状还有很多,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形状的鸟窝?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小房子形状的。
生2:蘑菇形状的。 生3:梯形的。
师:还会有其他形状吗? 生:有。
师:对,还有很多很多形状,我们不一一说,就可以用省略号。 …………
赏析:在教学片段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关键词句加深感悟,还引导学生学习关注对感叹号和省略号的感悟。指导学生发现从感叹号中能体会到作者变成鸟窝的快乐,通过“还会有别的形状的鸟窝吗?”的问题感知到鸟窝的形状之多,还有很多很多形状,我们不一一说,就可以用省略号。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所感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