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4:50: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准备: 每个学生自备闹钟一个,小灯笼12个,制作钟表的工具和材料6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来自于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学校的同学们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问: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誰愿意说给大家听?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认识钟表)

师:说起钟表,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不知道有多少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

二、主动探索 1、制作钟表

(1)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2)在平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乐伴奏)

(3)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些制作钟表的工具和材料,你们能用这些工具和材料做一个钟面吗?

要求:先小组合作进行制作,做完后,同组的同学认真观察钟面,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并相互说一说。

(4)有哪个同学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说说。(指2人------3人) 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

数字:1、2、3、4、5、6、7、8、??11、12 针:分针(长) 时针(短)

(5):把你们制作好的钟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再拿出你们自己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2、认识钟表

(1)电脑出示一个钟面时刻:2时 问:有谁认识这个时刻?你是怎么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指2-----3人)

(2)再出示四个钟表,请每个小朋友先认一认,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最后指名起来认一认,说一说。

(3)象这样的时刻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有谁见过?指名学生上台试着写一写。那这四个钟面的简单时刻谁会写?(指名写,全班齐写)

3、每个小组在你们制作的钟面上拨一个整点时刻,先拨好就先贴在黑板上。(指名认,指名写简单写法)

三、游戏巩固:

1、教师说时刻,学生拨

46

2、同桌互拨,互认

3、师:国庆节快到了,我们学校的灯笼还没有挂好,想请你们帮忙挂,你们愿意吗?请把你的灯笼挂到应该挂的地方? (学生活动)

师:你为什么把这个挂在这个地方?

国庆节那天的这个时刻,你最想做什么?

这么多的时刻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为什么?

四:设计请每个小朋友做一个小小钟表设计师,设计一个自己最得意的钟表作品。

课时:2

教学内容: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 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 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

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

47

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 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 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 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 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题

第九单元

课时:1

教学内容:96-98页 (9 加几)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教师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

48

互相说一说)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第99面的第1、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课时:2

49

教学内容:9加几的练习课

完成第99面的3题----------第100面的第7题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习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学生操作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二、创设情境

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

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 教师板书:9+7=16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

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 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 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

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

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

四、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七第2、6、7题。

课时:3

教学内容:用数学“9加几”

小学数学第一册101页,102页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陵目标

50

搜索更多关于: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的文档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jps1cesu6tck09hlng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