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要求和尺寸:与分厂现有公示栏相一致。 效果图: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 (2)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救援电话等 告知卡是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岗位员工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告知卡应载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理化性质、健康危害、接触限值、防护措施、应急处理及急救电话、操作及存储注意事项、废弃处置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检测时间等。
位置:设置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 尺寸:50×30cm 具体内容规范如下: 示例一: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为强烈的神经毒物,亦为窒息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 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的主要器官是置措施、救援电话等 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低浓度硫化无色,有臭鸡蛋气味,Hydrogen sulfide 氢会对粘膜产生刺激,引起眼睛刺痛、怕光、流泪、咽喉不适、咳嗽;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及神经紊乱等症状;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出现头痛、头昏、全身无力、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常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密度比空气重,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进入毒气区抢救人员必须先戴上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中毒者从毒气区抬到通风且空气新鲜的上风处,将中毒者平放于平坦干燥的地方。如果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应使中毒者处于放松状态,解开其衣扣,保持呼吸畅通,随时测量并保持中毒者体温;如果中毒者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正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加强通风,定期检查防护设备设施。进入有毒场所,必须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可能超过30mg/m3(20ppm)时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有人监护。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 示例二: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Sulfur dioxide 二氧化硫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当暴露浓度低于2ppm时,会引起眼睛、喉、呼吸道炎症、胸痉挛和恶心。暴露浓度超过2ppm时,可引起明显的咳嗽、打喷嚏、眼部刺激和胸痉挛。暴露浓度大于50ppm时,会引起流鼻涕、咳嗽、反射性支气管缩小、呼吸受阻等。 无色气体,比空气重,不可燃,易溶于水,溶解性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进入毒气区抢救人员必须先戴上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中毒者从毒气区抬到通风且空气新鲜的上风处,将中毒者平放于平坦干燥的地方。如果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应使中毒者处于放松状态,解开其衣扣,保持呼吸着畅通,随时测量并保持中毒者体温;如果中毒者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正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通风,定期检查防护设备设施。进入有毒场所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有人监护。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 示例三:噪声 噪声 Noise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弱、下降,严重时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起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症状。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也指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称之为噪声。 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噪音;使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等阻挡噪声传播;作业人员佩戴耳塞、耳罩等。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 示例四:硫磺粉尘 粉尘 Dust 长期接触硫磺粉尘,可能引发鼻炎、咽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还能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或工业性肺水肿。 无机性粉尘 如发现身体状况异常,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佩戴防尘口罩及护目镜,按时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对除尘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告知书
位置:设置在危险化学品存储区域 规格:600*400mm 效果图:
注:化学品理化特性告知书内容要按照厂家提供的MSDS进行制作,样式不变。 3、其他目视化标识 气瓶目视化标识 尺寸:长170*100mm 材质:不干胶贴 脚手架目视化标识
准用牌 禁用牌
尺寸:300mm×150mm; 材质:PVC 4、管理要求
1、安全色、标签、标牌的使用应考虑夜间环境,应保证有充足的照明光源,以满足需要。
2、用于喷涂、粘贴于设备设施上的安全色、标签、标牌等不能含有氯化物等腐蚀性物质。
3、安全色、标签、标牌等应定期检查,以保持整洁、清晰、完整,如有变色、褪色、脱落、残缺等情况时,须及时重涂或更换。 附件:1.《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
2.《安全色》(GB2893-2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