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案万能模板-高中地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7 18:22: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案万能模板-高中地理

一、课题《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以及自转的周期,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意义,并且能够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用地理术语描述地球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关于“朝晖夕照,日月轮回”的动画

思考:太阳为什么每天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更替现象如何产生?一年四季的变化又是如何产生?

讲解:这些都和地球的运动是分不开的,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自转和公转。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地球的其中一种形式-地球的自转 环节二:探究知识,新课教学 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指导试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转动地球仪,观察讨论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总结:

(1)绕转中心:地轴

(2)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24小时,一天 2、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指导实验:四人一组,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北京和纽约。一个同学用套有纸壳的手电筒照着地球仪,另一个同学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不同时刻(静止时、地球转动180、地球转动360,或连续转动地球仪时),两地产生什么现象 总结:北京和纽约处于不同时间段,且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由于地球自转,能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3、地理意义:时差

出示有关“新疆某所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图片 思考:新疆作息时间表与我们有何不同?为什么?

总结:总体上比我们晚两个小时,因为太阳从东边升起,东边的时间要比西边早。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出现了东早西晚的时间差异 环节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学生小组讨论:假设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环节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请学生们说一说这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 收集资料,证明地球自转的现象还有哪些? 八、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特点 (1)绕转中心:地轴

(2)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24小时,一天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时差 十、教学反思 略

[全]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案万能模板-高中地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k3w6ttdu0a6ri16ozy38gut0xsx2013u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