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是硫酸,硫酸和C会发生反应,所以C是铁或氧化铜中的一种,A和氢氧化钙会发生反应,A和硫酸不会反应,所以A是二氧化碳,氯化铜不与硫酸反应,D是氯化铜,C是铁;E的化学式为H2SO4,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
+H2SO4═CaSO4+2H2O,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属于复分解反应;
(2)铁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3)E是硫酸,A是二氧化碳,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H2SO4转化为CO2。
19. Cu(NO3)2 NaOH BaSO4 BaCl2 3 可能
【解析】(1)取一定量粉末,加足量水搅拌后过滤,得有色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原粉末中一定含Cu(NO3)2 和NaOH,它们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2)向甲中加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并得到蓝色溶液,原粉末中一定不含BaSO4,BaSO4不溶于稀盐酸。(3)向A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取滤液少量滴加酚酞试液,试液变红。原粉末中一定还不含BaCl2。无色溶液A至少含Na2SO4、NaOH、BaCl2三种溶质。(4)取步骤③滤液加入过量稀硝酸和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则原粉末中可能含有NaCl,氯化银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也有可能是过量的氯化钡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
点睛∶可溶性铜盐是蓝色或蓝绿色。氯化银和硫酸钡均是不溶于盐酸或硝酸的白色沉淀。 20. 2g 4.9%
【解析】铜是不活泼金属,不与硫酸反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17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铜的质量=10g+200g-208g=2g;故氧化铜的质量为8g,设硫酸的质量为x CuO + H2SO4 = CuSO4+H2O 80 98 8g x
80/8g=98/x x=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8g÷200g×100%=4.9%。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21. 110 2.2 滴加盐酸超过80 g时,开始时有气体生成,证明有碳酸钠存在,之前滴加的盐酸无现象,说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从而证明氢氧化钠存在 设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44 x 2.2 g
x=5.3 g(1分)
所以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21.3 g﹣5.3 g=16 g。
【解析】(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当加入稀盐酸时,HCl先和NaOH反应,后和Na2CO3反应。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第1、2、4次加入盐酸的质量就等于锥形瓶中增加的质量,所以第3次加入盐酸后物质的质量就是2次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再加上盐酸的质量,故a的值为90 g+20 g=110 g。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第6次加入盐酸的质量就等于锥形瓶增加的
18
质量,说明了第5次加入的盐酸已将碳酸钠完全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20 g+50 g﹣167.8 g=2.2 g。(2)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滴加盐酸超过80 g时,开始时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证明有碳酸钠存在,之前滴加的盐酸无现象,说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从而证明氢氧化钠存在。设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44 x 2.2 g
x=5.3 g(1分)
所以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21.3 g﹣5.3 g=16 g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