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七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途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7 7:42: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 安 欧 亚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章节题目 学前教育学 12级教育学 学时总数 课 次 32 16 任课教师 审 批 人 审批时间 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目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环境来创设授课条件和内容。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教学环境有效选择顺应-生成途径或者预设-转化途径 教学过程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概述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 技术 例:“为什么下雨”的科学探索 人工降雨技术 目的: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

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做什么,怎么做 获得:新发现 新发明

途径:实践上升到理论 从理论运用到实践

苏靖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的需求

第 1 页 共 1 页

2、科学的四个内涵、本质

①科学是知识的体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②科学是过程 ③科学是世界观 ④科学的本质是探究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 4、预设生成的关系: ⑴顺应—生成途径

含义: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开发和利用幼儿需求中的教育价值,生成科学教育活动。

具体要求:①顺应、支持幼儿提出的问题和疑问生成科学教育;

②支持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利用和实现其中已有的教育价值; ③在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上不断开发,生成和深化教育; ④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开发和利用其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

Ⅰ、①倾听幼儿直接提出的问题,或在交谈中关注产生的疑问或问题;

第 2 页 共 2 页

②通过设置问题箱来收集幼儿的问题和疑问; ③鼓励、 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答案。

Ⅱ、老师给幼儿尝试错误的机会,引发了幼儿的兴趣,给幼儿证明想法的机会。 Ⅲ案例:①大雨引起了幼儿的注意; ②认识雾; ③反光;④醋泡蛋。

Ⅳ,①善于觉察幼儿的需求和兴趣;②判断幼儿的经验水平;③找出幼儿经验中可能实现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⑵预设—转化途径

含义: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幼儿引入情境,让他们观察获得有关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也就是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具体要求:①不断提供易于幼儿引发问题和探究行为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新材料; 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探究的情境和需要; ③创设教育情境,使幼儿感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

第五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1、观察法:

第 3 页 共 3 页

含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去探索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实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作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幼儿学科学运用最多的方法。 方式:①借助于感官进行直接观察;

②通过仪器进行间接观察(分析两者优点、局限性) 2、比较观察

含义:指幼儿同时观察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物体或自然现象,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作用:帮助幼儿较快发现事物特征,更准确认识自然物,并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幼儿分类能力发展和概念形成。 适用对象:仅在小班后期与中、大班进行,且各年龄阶段要求不同。

3、长期系统性观察

含义:指幼儿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对某一物体或自然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完整地认识。

特点:观察的时间长,对幼儿的观察持久性要求较高。

作用:有益于培养幼儿观察的持久性、兴趣性以及培养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感性。 4、组织观察活动时的指导要点: ①尽可能地提供实物背景;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七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ouw97eh29d31r9oed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