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喀什十小 王晓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并总结出它们各自的定义,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说:同学们认识这位老朋友吗 (师出示一个一般四边形)
看一看:四边形这个大家族底下的族员可多了,看我们的校园到处都有它的影子.(课件出示校园图,并在相应图形的地方用四边形框起来)
画一画:那么你们能利用方格纸把四边形的各个族员画出来吗 并且标出你知道的图形的名称.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 二、回顾旧知,进入新授
1,师问:在这里有两位老朋友你们是非常的熟悉的,能找出来吗 (长方形,正方形) 师:说说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点。
再请谁来用我们刚学的垂直与平行来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 正方形是长方形吗?
还有两位新朋友是谁?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什么 (生可能说想学习它们的特点)
师:那么下面就一起来探究它们的特点.(板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猜一猜:
师:拿出手上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先观察,谁能大胆地猜猜 (师板书:猜测)边有什么特点?发现:要知道平行四边形是否对边分别平行,长度相等,我们还要验证,
(师板书 :验证)师:你打算怎样验证呢 ?小组量一量.探究验证。3)说一说. 师:你们的猜测成立吗?学生汇报验证结果.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可能:我感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师:验证了吗 拿什么验证)
师小结:多棒的学习方法啊,他已经懂得猜测后再验证猜测.其实数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只要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就一定相等,对角也一定相等.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呢 多叫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再板书定义
(板书: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师:在这个概念里哪个词是关键词 (引导学生圈起\两组\和\平行\四边形\三个词) 2)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生活中,你见过哪个物体的表面上上有平行四边形的图案吗?是什么样,能比划一下吗?
学生汇报后,电脑出示几张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还真多,他应用了平行四边的特点,既美观,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3)延伸:师问:长方形和正方形具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吗 听到这个结论你有什么想法
生可能: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师:你们说呢 )
师:对啊,我们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特殊在哪呢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直角.
师:赞同你的意见,它们特殊在-----角都是直角.
4)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出我们用吸管做的长方形和三角形,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拉一拉,看看变成了什么 这一现象又说明了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个特点,是什么 ? 生:形状会变.
师:判断正确,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板书),那么三角形会变形吗 拉拉看. 师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形,房顶用三角形做支架就很稳固,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平行四边形易变性.(生说不出就展示实例:自动伸缩门.课件显示伸缩门活动的过程)
师:我们在拉长方形框架的过程中什么没变,什么有变化吗 学生总结规律:面积变了,周长不变. 2,探究梯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的同学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找到了很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现在请你们在这堆图形中找出梯形,可以吗 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 生:有一组对边平行.
生:对边不相等.(有补充吗 )(要是学生找出同旁的内角加起来是180度,要肯定学生并说明下一节课验证它.)
师:大家探讨得真好,都发现了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那假如…… 假如什么呢 我们可以推理什么呢 谁能猜猜老师想提什么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会提问,会质疑)
生:假如长度也相等,会怎样
师:问得太好了,我们来看看课件的演示:梯形渐变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师:假如另一组对边也平行了,也会变成什么
师:对比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的概念,我们该如何定义梯形
学生总结归纳,(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重点圈出\只有一组\3,系统归纳整理四边形的类型.
师:我们把四边形大家族里的特殊成员都学完了.咱们来把它们分分类吧,分几类呢 生辩论分法.
师:老师赞同分成三类的说法 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该属于谁呢? 师:根据学生的分法在课件展示的方法
一般四边形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梯形
课件出示集合圈:师:要是老师把所有的四边形围起来,那么这个大家族里也应该分成三个部落,展示结果.
四、总结:刚才我们不仅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还知道了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并且把所有的四边形进行了分类.对这节课的知识还有疑问吗 五、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二),概念的应用. Ⅰ,判断: Ⅱ,填空题:
(1)两组对边分别( )的( )叫做平行四边形. (2)( )和( )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拉动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使它的四个角都变成直角,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 ).但它的周长( ). 2、作与思考.
(1)在平行四边形里画一条线段,按指定要求分成两个图形:两个三角形和 两个梯形 还可以分成哪两个图形 六作业布置.
七、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四边形: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教学反思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大学习领域之一。《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上完这节课,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基础。由于本课是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学设计上先复习四边形的概念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唤起学生的经验,为新课的学习铺路搭桥,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轻松,体验的学习的愉悦。
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结论和数学能力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以听、看、记忆接受而来的知识,理解较肤浅也易遗忘。而在体验中自身感悟的知识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是不可能靠讲授、听而得来的,“能力”要在有效的活动中、探究中、应用中、实践中锻炼而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抽象的概念。为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计了动手操作,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这样不但知识获得了理解了,而且能力也得到训练。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重视理清知识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知识之间的相互交叉。在教学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学生给四边形分类,再说出为什么这样分,给了学生自主的空间又便于理解知识间的关系。在讲解关系时,把四边形比做大家族,其他则是小家庭或家庭成员,并用课件演示出来,形象又具体。
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
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解决问题。巩固应用中,我设计了一道习题:说说生活哪里见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感悟中学数学。
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比如动手操作时间,师生交流 以及学生的兴趣调动方面的安排等,还有待于加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