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了反比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
19. 先分母有理化,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合并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20.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设y-1=k(x+1)(k≠0),然后把x、y的值代入求出k的值,再整理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注意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设出函数关系式.
2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D是直角三角形,即可求解. 此题主要是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D是直角三角形.
23. 解:(1)由图象可得,
图书馆到小燕家的距离是3000米, 故答案为:3000;
150=10, (2)a=1500÷
b=a+5=10+5=15, m=(3000-1500)÷(22.5-15)=200, 故答案为:10,15,200;
(3)妈妈行驶的路程y(米)关于时间x(分钟)的函数解析式是y=kx,
120=25, 当y=3000时,x=3000÷
则3000=25k,得k=120, 即妈妈行驶的路程y(米)关于时间x(分钟)的函数解析式是y=120x,定义域是0≤x≤25, 故答案为:y=120x,0≤x≤25.
(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直接写出图书馆到小燕家的距离; (2)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到a、b、m的值;
(3)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妈妈行驶的路程y(米)关于时间x(分钟)的函数解析式以及定义域.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4. 证明Rt△ABF≌Rt△ACE(HL)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5. (1)连接A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AD=C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
性质得到EA=EB,等量代换证明结论;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AE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26. (1)根据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由点A的坐标可得出OC,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OA=2=2AC,进而可得
第11页,共12页
出∠AOC=30°,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B=∠AOC=30°,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B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AOB的面积; (3)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OB的长,分OP=OB,BP=BO及PO=PB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点P的坐标,此题得解.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的长;(3)分OP=OB,BP=BO及PO=PB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P的坐标.
第12页,共1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