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专题十七 第44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18:24: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2014·课标全国卷Ⅰ,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食供应不涉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D项。

3.(2012·课标全国卷,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国“二五”计划及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二五”计划是从1958年到1962年,由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故选D项。中美关系当时已经破裂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排除A项;中苏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严重裂痕,苏联取消对华经济援助,排除B、C两项。 4.(2015·福建高考,18)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 D

解析 “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图中曲线显示:在1956年初,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底,前期农业总产值高,后期工业总产值高,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底,农业总产值降低,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故C项错误。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使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而农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出现背离状态,故D项正确。

5.(2016·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

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 答案 (3)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基本方针: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解析 (3)根据材料中“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回答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回答第二小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952年,各种所有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占19.1%,合作社经济占1.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0.7%,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占71.8%。据此可知中国当时( )

A.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 B.社会主义改造已开始 C.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D.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 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中时间信息“1952年”可知A项错误,1952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年开始的;从材料提供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可以分析出当时个体和私人经济的比重占主导地位,D项错误,故选C。

2.1651年“王麻子”刀剪店创立,20世纪50年代“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68家手工刀剪作坊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表明( ) A.国有经济的优势确立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D.政治运动波及到经济领域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68家手工刀剪作坊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可知手工业生产方式由作坊演进为手工业合作社,故C项正确。

3.(2016·大庆二模)下表是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年)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

时间 1952年 1956年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新民主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案 D

解析 从图表可知国营经济与合作经济所占比重最多,这两种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正确。

4.(2016·渭南调研)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七大 C.中共十四大 答案 B

解析 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提出要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与材料信息符合,故B项正确。

B.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五大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0.7% 7.3% 71.8% 7.1% 资本主义经济 6.9% 接近于0 5.(2017·天津联考)宣传画往往带有一定的导向性、鼓动性和激励性。对右面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出现在“一五”计划进程中 B.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C.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建设热情 D.实现了赶超英国实力的愿望 答案 C

解析 宣传画中的文字“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表明追求高速度,宣传画的内容虽然有点夸大,但是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 6.(2016·衡阳三模)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

A.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答案 D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专题十七 第44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wov6ucgk8n6j4879hw6x2111f20r00bdp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