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有余数的除法 (除法竖式;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有余数除法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意义;除数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与余数的关系 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时、分、秒 时、分、秒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及简单计算 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出现乘法竖式及0的乘法;乘法估算,并说思路;简单实际问题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八、可能性 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简单的排列组合(按一定顺序数出排列数和组合数,感知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九、数学广角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和结果 第 六 册 一、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简单的路线图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除法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0的除法;除法的验算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统计 数据在横轴的统计图;第一格数据与其他格不是均匀分布的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平均数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四、年、月、日 年、月、日的认识;24时计时法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