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高中语文: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3单元测评及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4:53: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演练(21分)

1.下列对通假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

答案:A 解析:“无”通“毋”,不要。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树之以桑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天下云集响应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答案:C 解析:C项,名词用作状语;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闻道有先后 ....

答案:D 解析:A项“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是两个词;今义是一个词,表示可能、能够、认可、同意之意。B项“寄托”,古义为安身;今义为托付,或者指把希望、理想、感情等放在某些人或事物上。C项“博学”,古义为广泛地学习;今义指学识渊博,学问丰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答案:C 解析:A项“而”,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后者为连词,表递进。B项“于”,前者为介词,比;后者为介词,表示引进动作的对象。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D项

“其”,前者为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后者为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5.下列句式属定语后置的一项是(3分)(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A 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6分)

(1)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答案:(1)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污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虽有槁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阅读鉴赏(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9分)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慰问,安慰。 .B.徯我后,后来其苏 徯:等待。 .

C.天下固畏齐之强也 固:通“故”,所以。 .D.反其旄倪 倪:小孩。 .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指代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齐人伐燕,取之 .A.《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 .

B.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D.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

9.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3分) …( )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 ②南面而征,北狄怨

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④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③④⑥ 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11.翻译下列句子。(7分)

(1)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3分)

(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4分)

答案:7.C 解析:“固”应为“本来”的意思。

8.B 解析:例句与B项均指代燕国。A项代商汤;C项代诸侯;D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9.A 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⑤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⑥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10.A 解析:B项文中“民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项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人兴兵问罪;D项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桀,“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11.(1)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2)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

参考译文:齐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各国诸侯谋划着救助燕国。宣王说:“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土地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

最新高中语文: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3单元测评及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zod7ybq0862m61dk4v721et5ixox005p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