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美术陶瓷厂看佛山艺术陶瓷的现状及其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25: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工商管理专题》课程论文

从美术陶瓷厂看佛山艺术陶瓷的现状及其思考

一、引言

十月里,在老师的陪伴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佛山美术陶瓷厂,从中感受良多。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石湾美术陶瓷厂,50多年来,已由一家单纯生产美术陶瓷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0位国家级陶艺大师和13位省级陶艺大师,专业生产陈设艺术陶、建筑艺术陶、装饰艺术陶、日用艺术陶等多个系列产品的企业。并经过这一系列的石湾陶艺资源的发掘与整合,新美陶公司已成为一个以生产为主,集旅游、馆藏展示、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陶艺基地,是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传承单位、中华老字号企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本文中,将会通过对美术陶瓷厂的参观,从而引发出对艺术陶瓷的发展的历程的研究,其次,分析佛山美术陶瓷产业的现状,包括其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后,展望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

二、石湾美术陶瓷的简述

美术陶瓷是手工制作的、工艺精巧和复杂的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陶瓷工艺品。美术陶瓷主要包括陶瓷雕塑、颜色釉瓷器、薄胎瓷器、彩绘瓷器以及其他各种装饰陶瓷等。陶塑以广东石湾、河南洛阳产的为主。石湾陶塑的题材有人物、动物等,尤其以罗汉、钟馗等神佛和古代人物见长,神态生动,釉彩丰富而多变。

(一) “石湾瓦,甲天下”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誉海外,蜚声国际,而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却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石湾艺术陶器属以出口为主的地方性工艺品,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在日用陶瓷的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二)“石湾公仔”的发展历程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精髓部分,广东佛山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佛山澜石镇河宕曾出土了新石

1

器晚期的彩陶杯、蓝纹红陶釜,证明了中国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广东佛山的石湾陶瓷艺术在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历尽数千年的沧桑,至今依然绽放出灿烂的异彩,显示其特有的魅力。

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公仔”就开始远销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后“石湾公仔”的生产进入鼎盛期,产品种类繁多,逐步分支为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石湾公仔”历经了唐宋两代的成长壮大阶段和明清时期的成熟发展阶段后,至建国前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行业。当时石湾陶业行会已细分为26行,各行均有自己的地域进行生产。建国后,石湾美术陶瓷厂成立并集中了全石湾所有的“石湾公仔”从业人员,但此后的30年中,“石湾公仔”的创作和生产一直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虽经千百年的积淀,“石湾公仔”形成了造型生动传神、釉彩浓厚朴实、技法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但也长期被国人认为是平民艺术品,难登大雅之堂,艺人的地位也不高,甚至受人歧视。又由于石湾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石湾公仔”大部分都出口到海外各国,成为有钱人的奢侈品和收藏品,这也造成了“石湾公仔”在国外的影响大于国内。

三、“石湾公仔”面临的困境

石湾陶艺几千年炉火不灭,石湾陶瓷更是名扬四海。然而,石湾陶艺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一)走不出岭南文化圈

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宜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一个紫砂壶拍出1200万元的天价。刘传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比顾景舟早9年,其陶艺作品现在的市场价却远低于此。价格不能说明一切,却映照出石湾公仔影响力式微的现实。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器,借助拍卖、展览、宣传等商业手段,包装成高端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全国。石湾公仔主要销售市场始终是粤港澳地区,部分出口到海外华人聚集区,总体上还没有走出岭南文化圈,市场蛋糕做不大。

宜兴、景德镇的陶艺影响力大,与其市场化水平高分不开。改革开放后,石湾的建陶、洁具发展起来,经济效益好,陶艺相对不受重视,这也不足为奇;而宜兴、景德镇经济结构单一,政府、从业人员只能不断创新,想尽办法提高陶艺市场化水平,艺术创作贴近市场需求,营销手段日益纯熟。历史上景德镇是官窑,景德镇瓷器现在也被中央政府作国礼赠送外宾;宜兴紫砂壶是文人把玩之物,借助诗词歌赋的传播面也很广;“石湾公仔”,自古是民间手工艺品,局限于岭南。景德镇、宜兴近年大力宣传其陶艺文化价值,强化其高端形象。“石湾公仔”如果没有大的推广创新,与它们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二)仿制品低价霸市原创品夹缝求生

据了解,制约石湾陶艺创新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盛行的仿造抄袭之风。著名陶艺大师潘汾淋认为,由此石湾陶艺界陷入了一个“创新怪圈”:陶艺家都非常希望能够创新,但是只要创造出来新作品有了不

2

错的市场效益,就马上出现了大量的仿造抄袭的产品,并大量抢占市场。原作品虽然具备一些识别的标志,但是只能以“独一无二”的身份卖为收藏,市场非常的狭小,而且有相当高的市场风险。

权衡利益得失,陶艺家如果依据自己已经具备的精湛技艺,制作一些比较常规的作品批量生产,获得的经济效益可能要丰厚得多。所以,许多处于中游的陶艺家将更多的时间耗费在仿造名家作品或制作“市场热销型”产品上,使得越来越多雷同的陶艺制品充斥市场。当然,陶艺家可以为自己的作品申请专利,以防伪造,但是业内人士都明白,如果每件作品都申请专利那是不现实的,不仅申请难、花费大,而且因为仿造抄袭太多而有打不完的官司也是件麻烦事。虽然在2004年底,由五位著名的陶艺师———刘泽棉、王松坚、潘柏林、潘汾淋和霍艳容组成的一个陶艺协会专利组,可以对会员的陶艺作品进行鉴定和专利保护,但这毕竟只是一个行业内的规范,缺乏强有力的整治作用。所以,业内人士呼吁相关国家法规的出台,也呼吁行内人从石湾这个“大品牌”出发,增强自觉性。 (三)缺乏自主销售渠道

如果说作品打不过长江是外忧,本地仿造太多则是内患。佛山大型陶艺企业的产品,一般在厂区设立展厅向消费者零售,通过外贸公司出口部分,再就是通过石湾公仔街上的各个批发商卖出去。陶艺作坊的产品,除了有少量由熟悉的藏家上门收购,大部分也是批发给石湾公仔街上的商店。依赖零散的批发商,是“石湾公仔”全行业的通病,这种销售模式带来多重弊端。首先,陶艺家无法打响自己的品牌,作品价格难以提高;其次,批发商往往只看眼前市场,什么好卖就进什么货,陶艺家们只能重复制作传统题材作品,丧失艺术个性与创造力;最后,作品在路边店随意卖,给山寨作坊模仿产品制造了可乘之机。 (四)创作不灵活传统现代难融洽

在石湾公仔街上,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浓郁的古朴气息,但街上的大多数店里摆设最多的是以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和传说中的人物为原型的石湾公仔:曹操、孔明、关羽、李白、寿星公、弥勒佛、仕女、渔夫等等,唯独没有现代人物呢。

传统的“石湾公仔”已经是一个大品牌,有了相当广阔的市场,而如果做现代人则要谨慎考虑这个人物的市场价值,要培养市场。 据了解,石湾陶艺界在最近几年也还是有以现代人物为题材的优秀作品问世,例如刘泽棉大师就以非典时期的一个女护士为原型创作了一个作品,黄志伟则在2004年以三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原型创作了作品“继往开来”,但是这样的作品是凤毛麟角。而艺术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阶段,石湾陶艺要不断进步,就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现代理念。

四、对“石湾公仔”的展望

“石湾公仔”的瓶颈和问题在于“石湾公仔”是一种艺术品,是美术大师的作品,没有产业化,所以不能成为满足大众的消费品。“石湾公仔”都是单件的艺术品,没有融合到家居的整体氛围中去,同时缺少时尚化的元素。所以,“石湾公仔”要焕发活力,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艺术品的路,就像景德镇

3

陶瓷走高端,都是由大师来创作,放在艺术品市场来卖;另一条就是走工艺化、规模化的道路,增强它的家居的装饰性、时尚性,向大众、年轻的消费者靠近。 (一)艺术品之路

限量与批量、高端和大众等多条腿走路被石湾陶艺界、营销人士们公认为“石湾公仔”未来的方向。大师的精品创作要稀缺、精良,以高端的价格和艺术观念制胜,通过艺术院校、拍卖会等高端渠道放射出去,通过艺术品来引导石湾公仔的发展方向。实际上,这个艺术顶峰拔得越高,石湾公仔的市场空间就越大,这与珠峰与平原之间,可以容纳多样的生物生存的道理是一样的。批量产品有助于为石湾公仔拓宽群众基础。但批量生产的产品线要拉长,题材要广阔,造型要简洁,减少对手工的依赖,与高端作品拉开距离。由于两者的目标市场不同,和书画、瓷器的市场细分方式一样,不仅不会降低陶艺的艺术价值,反而可以普及群众对陶艺的审美价值观。 (二)工艺化之路

石湾陶艺迈不开产业化的步子,很大原因在于和现代大众生活的脱节。花瓶既可以装饰又可以插花,茶壶既可把玩也可以泡茶,“石湾公仔”作为纯粹的工艺摆件,如果不能和普通老百姓的家居装饰相协调,那普及起来就很难。老一辈的大师们执着于古旧题材的创作,在谈到对接市场时甚至有点孤芳自赏。

要让年轻一辈喜欢“石湾公仔”,作品中必须有吸引他们的元素。石湾公仔不是一定要写实,一定要创作历史人物,一定要放在手里把玩的。陶艺家应该去适应市场,与现代陶艺结合、与家居陈设结合,都可以成为“石湾公仔”新的市场方向。“石湾公仔”可以成为放进千家万户的艺术品和实用产品,比如家居陶艺、生肖品,既要重视实用性,也要重视观赏性。陶艺设计师可以根据房间风格设计现代题材,如台灯、花瓶,把“石湾公仔”容入展厅的装修中,和建陶搭配销售,成为和瓷砖交相辉映的装饰,并形成一个陶艺文化的概念品牌。 (三)建造现代化的展示平台

石湾公仔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单靠陶艺家个人努力,速度无疑会很慢,因此亟须政府的外力助推。佛山缺乏公共陶瓷艺术展馆,仅有的一家石湾陶瓷艺术博物馆,也以收藏名家旧作为主,也没有推介新人新作的专场。要办高水平个展,只能花巨资到外地去。假如佛山陶艺家每年都在公共陶瓷艺术展馆发布最新的原创设计,不仅能提高陶艺家的知名度,而且能够减少山寨产品的出现。艺术馆不但要建,而且一定要按照国际艺术品展示的高标准建设,不能再是博物馆那种传统的模式。利用陶艺展馆的平台,每年定期举办最顶尖的国际陶艺会议,吸引世界各地的陶艺家来佛山办展、交流。

五、总结

站在新的十字路口的石湾公仔产业,虽然仍然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商业模式的落后、市场化

4

比较低、陶塑技工缺乏等一系列挑战,然而随着本土建陶业资本、东方印象馆、文化创意产业资本等越来越多新生力量正在加速涌入,而目前石湾陶艺行业协会已申请了石湾公仔的地理商标,准备制定公仔的准入标准和管理办法,希望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擦亮公仔的区域性品牌,等等如此,是否能加速推进新一轮的产业裂变呢?我们正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尹虹.九成佛山陶瓷企业将外迁,政府列出七宗罪[J].赢周刊,2008(1683). [3] 叶德林.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引发行业新布局[EB/OL].中国建材信息,2008. [4] 吴宣恭.企业级群的优势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2002(11).

[5] 封伟民.细谈石湾公仔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趋势[J].阿里巴巴博客,2012(10).

[6] 宋苑丹,汤克琴.佛山陶瓷产业调整三政策出台,评价指标引质疑[N].南方都市报2008(5).

5

从美术陶瓷厂看佛山艺术陶瓷的现状及其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20yn8y6t379c964hv5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