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20长宁一模)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路学习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如图6所示情境粗略却形象地反映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图中丙与甲的关系反映了的关系,丙与乙的关系反映了的关系。
②图中信息还反映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有关,它们的关系可归纳为:相同条件下,。 【答案】①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②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横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大。
13.(2019浦东新区一模)下列实验与“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所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A.测定物质的密度B.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答案】C
14.(2019松江区一模)以下事例中所用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概念;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4)把电流与水流做比较; (5)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A.(1)与(3) B.(2)与(3)C.(2)与(4) 【答案】B
15.(2019长宁区一模)下列事例中,运用了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①曹冲称象
②阿基米德测出王冠的体积 ④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C.①②④
D.①③④
D.(1)与(3)与(5)
③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A.①②③ 【答案】C
B.②③④
1
16.(2020奉贤一模)下述事例中,能运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是
①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②探究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③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④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①和② 【答案】B
17.请按物理研究的方法将以下四项归类:
(1)两个电阻并联时,可用并联的总电阻来代替两个电阻; (2)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3)在研究光的传播时,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
(4)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其中,属于“等效替代”法;属于“建立模型”法。(均选填序号)。 【答案】(1)(4);(2)(3)。
18.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我们做了许多实验。例如: (1)液体内部压强规律;(2)测小灯泡的功率; (3)欧姆定律;(4)杠杆平衡条件。
在做以上实验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
A (1)与(4)。 B (1)与(2)。 C (2)与(3)。 D (1)与(3)。 【答案】D。
四、有关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方法及目的
1.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做多次实验才能得到结果,例如:(1)“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2)“测量液体密度”实验要多次测量液体质量和体积;(3)“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要多次改变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的位置;(4)“伏安法测电阻”时要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得到普遍规律的多次实验是__________;属于提高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多次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3);(2)(4)
2.同一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测多组数据。以下四个实验中: ①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④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其中测多组数据目的相同的实验有______(选填序号),理由是。
1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答案】①③④;获取具有普遍性的物理结论。
3.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多次实验,才能得到结果,下列实验中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的是
A.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 B. 测小灯额定功率实验 C. 测物质的密度实验 D.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答案】D 五、综合练习
1.(2018闵行二模)下列运用相同科学方法研究的是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2)用水流比作电流 (3)用磁感线描述磁场(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A(1)与(3) B(2)与(4) C(2)与(3) D(1)与(4) 【答案】D
2.(2018虹口二模)某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对质量、速度、密度、功率、比热容、电阻和电功率等物理量按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得出了右表,他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物理量 速度、功率、电功率 质量、电阻 密度、比热容 分类理由 都与快慢有关 都与物体本身有关 都与物质本身有关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 D.理想模型法 【答案】A
3.(2018静安二模)在人类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探索的历程中,有三位科学家提出过相应的认识,如右表所示。
①请对三位科学家提出认识,按历史时间的先后排序。________(填序号) ②伽利略是通过理想实验提出观点。伽利略的设想是:如图6所示,小球从第一个斜面AB上滑下并能滑上第二个斜面BC的等高处。
1
该设想能成立的条件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选填序号)
a小球的质量足够大;b小球的速度足够大;c斜面绝对光滑;d斜面的倾角α足够大。
③上述“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告诉我们: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请你从物理学中再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ba。②c。③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从葡萄干蛋糕模型、行星轨道模式到电子云。
4.(2018黄浦二模)15.如图7所示是理论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示意图。 ①如图7(a)所示,研究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在A点所处位置沿水平方向假想出一个受力面S,如图7(b)所示。可用受力面S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代替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其依据是。
②然后在受力面S上方假想出一段液柱,如图7(c)所示,即可用压强定义式p=F/S推导出p=ρgh。这种运用假想液柱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被称为。(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建立理想模型法”)
③小明猜想液体压强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大气压强。他主要是依据气体与液体具有相似性:
A.都具有流动性;B.。
④小明在用公式p=ρgh计算大气压强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困难,其困难在于。(请至少写出两条)
【答案】①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建立理想模型法;③都受重力;④气体的密度不均匀;重力系数g会随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深度h不好确定。
【解答】
①如图(b)所示,用受力面S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代替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其依据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柱对受力面S的压力F=G,
1
所以,液柱对受力面S的压强p=F/S=G/S=ρVg/s=ρsgh/S=ρgh, 这种运用假想液柱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被称为建立理想模型法;
③液体和气体类似,都受重力的作用,所以都会压在物体上,对物体有向下压强; 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或物体侧壁也有压强。
据此可猜想液体压强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大气压强,即他主要是依据气体与液体具有相似性:
A、都具有流动性;B、都受重力;
④在用公式p=ρgh计算大气压强的过程中,其困难在于:气体的密度不均匀;重力系数g会随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深度h不好确定。
5.请按要求将下列三项进行分类:(1)沙发垫做得宽大且柔软,人坐着感觉舒服。(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密度较小的物体体积较大。(3)用力反复地弯折一段铁丝,铁丝的温度会升高。其中,__________属于物理现象,___________属于物理规律(均选填序号)。
【答案】(1)(3);(2)。
6.请按物理研究的方法将以下四项归类: A、研究串联电路时,引进“总电阻”的概念。 B、在研究光的传播时,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 C、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D、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其中,_____________属于“等效替代”法;_____________属于“建立模型”法。 【答案】A 、D;B 、C
7.请按要求将以下几项分类:⑴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⑵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⑶两个电阻并联时,可用并联的总电阻来代替两个电阻;⑷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匀速直线运动”。
其中,____________为等效替代法,____________为模型法。(均选填序号) 【答案】(3);(2)(3)
8.(2019静安二模)小明在复习物理时,对六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如表一所示。请你尝试从其他角度对这六个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和理由填写在表二中。________(22)(按实际分类的情况填写,不一定填满表格)。
表一
表二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