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抽出的两张卡片上的图案都是“金鱼”的概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和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7.(6.00分)图①、图②均是8×8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OM、ON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给定的网格中以OM、ON为邻边各画一个四边形,使第四个顶点在格点上.要求:
(1)所画的两个四边形均是轴对称图形. (2)所画的两个四边形不全等.
【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性质,以及全等四边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8.(7.00分)学校准备添置一批课桌椅,原计划订购60套,每套100元,店方表示:如果多购,可以优惠.结果校方实际订购了72套,每套减价3元,但商店获得了同样多的利润.
(1)求每套课桌椅的成本;
(2)求商店获得的利润.
【分析】(1)设每套课桌椅的成本为x元,根据利润=销售收入﹣成本结合商店获得的利润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总利润=单套利润×销售数量,即可求出结论. 【解答】解:(1)设每套课桌椅的成本为x元, 根据题意得:60×100﹣60x=72×(100﹣3)﹣72x, 解得:x=82.
答:每套课桌椅的成本为82元. (2)60×(100﹣82)=1080(元). 答:商店获得的利润为108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19.(7.0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AC切⊙O于点A,BC交⊙O于点D.已知⊙O的半径为6,∠C=40°. (1)求∠B的度数. (2)求
的长.(结果保留π)
【分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求出∠A=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2)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D,根据弧长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1)∵AC切⊙O于点A, ∠BAC=90°, ∵∠C=40°, ∴∠B=50°;
(2)连接OD,∵∠B=50°,
∴∠AOD=2∠B=100°, ∴
的长为
=
π.
【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弧长公式等知识点能熟练地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20.(7.00分)某工厂生产部门为了解本部门工人的生产能力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该部门随机抽取了30名工人某天每人加工零件的个数,数据如下: 2
2
1
1
2
1
3
2
2
2
0 1 9 6 7 8 1 9 1 2 2
2
1
2
3
3
1
1
1
2
5 0 9 2 5 3 9 7 8 9 1
3
2
1
1
1
3
3
1
2
8 5 2 5 8 8 1 1 9 2 整理上面数据,得到条形统计图:
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如下表所示:
统计量 数值 平均数 23 众数 m 中位数 21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众数m的值为 18 ;
(2)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该部门根据工人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制定了奖励标准,凡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的工人将获得奖励.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工人能获奖,应根据 中位数 来确定奖励标准比较合适.(填“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
(3)该部门规定: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达到或超过25个的工人为生产能手.若该部门有300名工人,试估计该部门生产能手的人数.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m的值; (2)根据题意可知应选择中位数比较合适;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该部门生产能手的人数. 【解答】解:(1)由图可得, 众数m的值为18, 故答案为:18; (2)由题意可得,
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工人能获奖,应根据中位数来确定奖励标准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中位数; (3)300×
=100(名),
答:该部门生产能手有100名工人.
【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1.(8.00分)某种水泥储存罐的容量为25立方米,它有一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从某时刻开始,只打开输入口,匀速向储存罐内注入水泥,3分钟后,再打开输出口,匀速向运输车输出水泥,又经过2.5分钟储存罐注满,关闭输入口,保持原来的输出速度继续向运输车输出水泥,当输出的水泥总量达到8立方米时,关闭输出口.储存罐内的水泥量y(立方米)与时间x(分)之间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每分钟向储存罐内注入的水泥量.
(2)当3≤x≤5.5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储存罐每分钟向运输车输出的水泥量是 1 立方米,从打开输入口到关闭输出口共用的时间为 11 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