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义 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上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
)
◆1 王维诗四首
把最坏的日子捱过去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
他陷入巨大的恐惧。颤巍巍的铁索轧轧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的感觉。事后,梵·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了?”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
有些生活,你永远也不会习惯,但只要你活着,这样的日子你还得一天一天过下去,所以你就得学会克制,学会忍耐。你不习惯黑夜,但黑夜每天适时而来,你忍耐着,天就亮了;你不习惯寒冷的冬季,但冬天的脚步渐渐逼近,你忍耐着,那春天还会远吗? 面对日子,把最坏的都捱过去,剩下的也就是好的了。
微感言: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
赏读: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波浪退让给后起的波浪。用来比喻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趋势。 丹青不知老将近,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之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赏读: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讲的是团结协调,而不是勾勾搭搭。而那种没有道德的小人,却是勾勾搭搭,不讲团结,不顾大局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赏读:只是读书,不去思考,也不能实用,那学习起来就会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 而不去读书充实自己,你就会思不下去,疑而不定。
1
一、作者视窗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唐代山水田
园诗派的著名代表。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其诗清新恬淡,精美雅致,于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
之中。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 二、写作背景
《积雨辋川庄作》: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
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该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辛夷坞》:王维隐居辋川期间,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后编为
田园组诗《辋川集》。该诗就是组诗《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组诗中,作者不仅以细腻的笔墨描绘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写出了景物的精神气质。
《送沈子福归江东》: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王维知南选,到襄阳。
这期间,他的行踪处于江汉一带,该诗就是诗人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时所写。
《观猎》:四十岁以前的王维,思想奋发向上,积极仕进,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诗
歌创作积极乐观,写下了不少具有强烈批判性的政治诗和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边塞诗。《观猎》就是他前期的边塞诗。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蒸藜炊黍( ) .(3)芙蓉( ) .(5)风劲( ) .2.词语释义
(1)蒸藜炊黍饷东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罟师荡桨向临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 (2)渔人,这里指船夫。 3.名句背诵
(2)啭黄鹂( ) .(4)红萼( ) .(6)罟师( ) .
答案 (1)shǔ (2)zhuàn (3)róng (4)è (5)jìng (6)gǔ
2
(1)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 (1)漠漠水田飞白鹭 (2)涧户寂无人 (3)惟有相思似春色 (4)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文本感知
1.《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诗通过描写恬静的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隐居山林、脱离尘
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自然的心境。
2.《辛夷坞》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中花开花落这一自然景象的描写,衬托了山林的清幽安静,寄寓了诗
人自然淡泊的情怀。
3.《送沈子福归江东》
这首送别诗,通过对送行之地的景色描写,将自然的春色与人类的情思联系起来,抒发
了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
4.《观猎》
这首诗叙述了一位将军的狩猎活动,渲染了激烈、紧张的狩猎气氛,描写了狩猎时惊心
动魄的场面和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悠然自得的心情,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结构图示
首联写田家生活
《积雨辋川庄作》写景 山上静观
颔联写自然景色 颈联
抒情 抒写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
尾联
??前两句:春天来到 辛夷花开??
?寂寞→宁静淡泊 《辛夷坞》?
?后两句:春天不永 花开花落?????前两句:送行之地→景
《送沈子福归江东》?
?后两句:依依惜别→情?哀而不伤??
3
首联:空摹声势??颔联:狩猎场面
《观猎》 ?颈联:猎毕收科
??尾联:猎后追想
渲染气氛
对比 悠然自乐
渴望建功立业
师生探究
一、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显著特色。请以《积雨辋川庄作》为例对这一艺术特色作简要说明。
提示 以前两联为例。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
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往田头,农夫们田头野餐。展现了一系列人物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美感。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静观所得:广漠空濛、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飞,意态安详,黄鹂唱和,歌声甜美。加以它们各自背景的描绘,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二、王维的送别诗善于借景抒情。请联系学过的《渭城曲》,细细品味《送沈子福归江东》的景物描写与表达情感的关系。
提示 诗歌写杨柳渡头送客,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
柳,不是写现成之景,而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送别地的凄清,反映送别人依依不舍之情。三、四句借春色寄寓思念的无穷无尽,将心灵中的感情比作自然界的春色,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三、《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最后两句的淡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你还能说出相似的例子吗?
提示 对照手法。
《观猎》诗前半部分写出猎,发端突兀,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
绝”,展现了风起云涌的射猎场面;同时写出了猎鹰的迅捷敏锐,骏马潇洒地扬蹄,充分体现了将军高超的猎技和射猎动作的迅疾。
而诗的后半部分写猎归,收笔意远,以写景作结,非营地景色,而是回看行猎处景,已是“千里暮云平”,这样就做到了首尾彼此呼应,形成对比:当初是风起云涌,是出猎的紧张;此时是风定云平,是猎归后的从容。
李白的《越中览古》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手法。原诗如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