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
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
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 A.提高 B. 下降
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 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 )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 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 4.转口贸易又称( )
A.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 C.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
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参考答案:
1. A、2. A、3. B、4. D、5. A
课堂讨论1-1;1994-2002年我国贸易条件系数为何持续下降?(P5) 参考答案:
(1)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长; (2)外商投资企业的“转移价格”效应; (3)出口企业恶性价格竞争。
课堂讨论1-2:结合以上表格数据,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P6) 参考答案:
(1)从外贸依存度所反映的贸易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从商品结构看,尚属贸易弱国;
(2)重要资源性商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存在贸易安全隐患; (3)服装、纺织及家电等产业出口依存度过高; (4)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性过高;
(5)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对国外的供给依赖远远大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依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6)外贸规模增大,但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相对下降。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2)
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 D. 俄林
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 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3.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
A.培育自由竞争的能力 B. 追求国内贵金属货币的积累 C.垄断国际市场 D. 追求使用价值的增加 参考答案: 1. A、2. B、3. B
复习参考题(P27)
1.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 3.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5.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简述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7.怎样认识和评价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8.如果一个国家连一个成本优势的商品都没有,而另一个国家两种商品都具有成本优势,那么双方还会发生贸易吗?即使进行贸易,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吗?两国还会实行自由贸易吗? 参考答案:
1-7题答案参考教材
8.双方会发生贸易;贸易双方仍能获益;两国会实行自由贸易。(举例说明)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30)
1.历史上执行过最接近于完全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
2.超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者和支持者主张将贸易政策作为一种( )的手段。 A.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B. 保护国内幼稚工业 C.实现贸易平衡 D. 缓解经济危机和增加就业
3.二战后,世界各国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下所采取的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的政策被称为( )。
A.自由贸易政策 B. 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 C.贸易自由化政策 D. 中性贸易政策 参考答案: 1.D、2. D、3. C
复习参考题(P43) 一、问答题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3.试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4.简述关于幼稚产业选择标准的理论观点。 5.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既然自由贸易有贸易保护所不具有的诸多好处,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你估计到什么时候“自由贸易时代”会到来? 参考答案: 1-5题参考教材
6.思路:自由贸易不能完全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利益分配的原因。取消贸易保护必然使一些既得利益者受损,如果这些利益组织严密,对政府决策有较强的影响力,那么必然会对自由贸易政策构成极大的阻力。这需要与该国的政治格局、民主形式结合在一起分析。虽然无法准确预测“自由贸易时代”的时间表,但这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加入WTO会对这一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案例讨论题
英国早在14世纪末就首先采取步骤管制海上交通,并随着它的殖民体系的扩大,实施了越来越多的排他性控制措施,但直到两个半世纪后1651年和1660年,才通过著名的航海法来加强和巩固这些措施。促成这些法律通过的动机,是荷兰人趁英国于1642一1646年忙于内战期间,使英国的运输贸易受到严重损失。这些法令的目的和影响,是要尽可能无例外地保障英国(包括殖民地)船只运输货物,往返于英国与殖民地的各个港口。
航海法成功地把外国船排挤出英国的沿海贸易,排挤出英国与其殖民地的贸易,并排挤出亚洲、非洲或美洲运送进口货到英国及其殖民地的业务。此外,英国船还必须由英国建造,并由3/4的英国人操纵。但是人们认为,不让外国人把英国的出口商品运往殖民地的目的地是不明智的,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更大量的出口,这是一个至少同垄断海运贸易一样重要的目标。但如果让外国船只进入英国港口,就得允许它们把货物带进来。因此,从大陆向不列颠各岛进口货物是允许的,但它们在抵港后必须加倍付税。英国在确立了一系列“列举的”商品后,加强了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这些商品包括殖民地只能向其他英属殖民地出口的最重要的殖民地产品。这份商品目录最初仅限于包括糖、烟草和棉花在内的6种商品,后来扩大到20种商品,1776年则扩大为殖民地的所有出口商品。西班牙和法国也曾竭力垄断同各自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但它们的政策不如英国那么严厉,也不如英国那么成功。 请谈一谈英国在上述时期执行的是什么贸易政策?这种贸易政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英国在上述时期执行的是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主要观点参见教材第33页。
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46)
1.WTO禁止一般数量限制主要指( )。
A.进口配额 B. “自动”出口配额 C. 许可证制 D. 外汇管制 2.一国限制进口会使该国国民利益( )。 A.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3.进口附加税包括(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