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一波三折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文章主要讲述了贼和老虎都想偷驴,却阴差阳错把对方当成“漏”,被对方吓跑了的故事。生动的语言与心理活动描写把虎和贼做贼心虚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功能,发挥自身语言、动作的暗示作用,多渠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漏”反复出现,但在不同角色的心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造成了一连串的误会,发生了一些搞笑的事情,当然其中也蕴涵着比较深刻的寓意。孩子的眼中能看出孩子的门道,成人的眼中能看出成人的精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品读相关语句,体验虎和贼的害怕,在了解故事内容以后,以文本为突破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说话方式,训练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步步提高,让学生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
28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本课创设学生小组合作的环节,一是让学生在初学时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从小组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也为复述故事做准备;二是让学生讨论主人公“枣核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是教学的关键点,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悟人物品质,以及相对应的事例,这也为复述故事做准备。学生在交流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本篇课文由于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字词方面侧重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让学生在预习时主动识字,课堂以小老师领读等方式突出对学生前期预习内容的检测,提高学习效率。
口语交际8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趣味故事会,主要安排大家来讲讲有趣的故事。同学们经过两个学年的课外阅读,积累了许多的故事。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阅读过的有趣的故事,然后选择一个故事,组织学生学会讲故事,同时激发学生听故事的兴趣。听故事,讲故事是学生都喜欢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老鼠嫁女》作为故事媒介。选择这个故事,首先,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十分诙谐有趣。其次,是因为这个故事学生早就熟悉,为后面的讲好故事打下了基础。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掌握听故事的要领;再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怎样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或者加上一些适当的动作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设计了夺徽章活动。对于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勇气徽章;对于认真听故事、完整复述故事的学生,给予细心徽章;对于掌握讲故事诀窍的、表现精彩的学生,给予故事大王徽章。通过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感受到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力和表现力及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习作8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是写童话故事,因此,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不要人云亦云,是这次习作的关键,也是重点所在。
1.活动引入:开头的词语对对碰游戏,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在互动中,让学生准确定位事物原来的特点,为接下来出现的神奇的动物做好铺垫。
2.情境教学: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主要是具体形象性。情景教学法的运用符合学生的阶段特点。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写作的初级阶段,理解习作要求,对他们来说是习作的第一步。我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开始,进而引导学生感知习作要求,然后利用已有的阅读经验,让学生去感知童话故事的特点。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情感也调动起来了,表达的语言也丰富了,趁此机会指导学生如何使对话写的更精彩。
3.互助合作。安排小组讨论的活动,一般教师头疼的是如何分组。这次,我将分组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分组。另外,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互说构思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补充,使其故事更完善合理。这样,学生倾听别人发言,有利于成员之间取长补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