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内容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D)。
A.92% B.98% C.路面垫层压实度标准 D.路床的压实度标准 2、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确定其最小强度是按(D) A.弯拉应力值 B.弯沉值 C.EO值 D.CBR值 3、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进行(B) A.压实 B.换填 C.整平 D.拌合
4、某高速公路的路堤填筑到上路床时,施工人员发现填料粒径偏大,要求填料的粒径不宜超过(A) A.10cm B. 15cm C.20cm D.30cm 5、干密度的定义(A)
A.干土重/土总体积 B.干土重/土颗粒体积 C.干土重/土中空隙体积 6、对(C)材料的基本要求是其应具有足够好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 A.土基 B.垫层 C.面层 D.基层 7、压实作业应遵循的原则是(A) A.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 B. 先重后轻、先边后中、先慢后快 C.先轻后重、先中后边、先慢后快 D.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快后慢 8、当路基填土含水量接近(B)含水时,才容易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A.天然 B.最佳 C.液限 D.塑限 9、为了确定路基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应做(B)试验。 A.液、塑限 B.重型击实 C.回弹模量 D.颗粒分析 10、对路基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足够的(B) A.压实度、平整度、强度 B.强度、水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 C.刚度、稳定性 D.高程及合格的几何尺寸 11、(C)是为了改善土基的温度与湿度状况而设的结构层 A.面层 B.基层 C.垫层 D.连接层 12、检查路面基层底基层压实度时,应以(B)为准 A.环刀法 B.灌砂法 C.小袋法 13、工程质量验收中,评定一段路基或路面密实程度的指标(D) A.密度 B.压实度 C.压实系数 D.压实度代表值 14、下列路面中,(D)是刚性路面 A.沥青砼路面 B.整齐块石路面 C.砂石路面 D.水泥砼路面 15、确定沥青标号的指标是(A)
A.针入度 B.软化点 C. 密度 D.针入度指数
16、半刚性基地基层施工中,检查水泥及石灰剂量的常用方法是(D) A.抽提法 B.筛分法 C.蜡封法 D.滴定法 17、沥青砼路面施工时,监理人员应(C) A 在摊铺碾压现场旁站控制施工
B 在拌和机现场旁站控制拌和机配料和施工 C 在摊铺与拌合两地同时旁站控制施工 D 在实验室旁站试验过程 18、(D)基层施工时,应控制延迟时间。
A无结合料 B 石灰稳定类 C 石灰稳定工业废渣 D 水泥稳定类
1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19、与半刚性基层施工程序相比,沥青砼路面施工不需要(D) A 拌合 B摊铺 C碾压 D 养生
20当路基填土较高时,路槽底面以下(D)为上部路基。 A 30cm B 60cm C 100cm D 80cm
21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石油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规定为:开始碾压的温度大于110℃,碾压终了的温度不低于(D)
A 90℃ B 70℃ C 30℃ D 65℃
22原地面横坡陡于(B)时应按特殊路基设计进行处理。 A 1:5 B 1:2.5 C1:1 D1:0.75
23 下列路段中,不宜在雨期进行路基施工的是(C)。
A 碎砾石路段 B路堑弃方路段 C 膨胀土路段 D丘陵区砂类土路段 24 在下列施工区域,应按冬期施工要求进行路基施工的是(B )。 A 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以0℃下,连续7d B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以-3℃下,连续7d C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以0℃下,连续10d D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以-3℃下,连续14d 25水泥稳定基层中,对水泥最主要的技术要求是(A)。 A 终凝时间较长 B 强度等级较高 C抗压强度较高 D抗折强度较高 26水泥稳定基层中,水泥剂量不宜超过(D)。 A 4% B 5% C 6% D 7% 27某二级公路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做路面基层,其压实度要求达到(A) A ≧98% B ≧96% C ≧95% D ≧93% 28被称为“二灰土”的基层是属于(D)。 A 水泥灰稳定类 B 石灰泥稳定类 C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类 D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 29沥青路面面层的主要作用是(A)。 A 承受行车荷载 B 防冻、防湿 C 排水、隔水 D防污防渗 30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其作用是(B)。 A承受行车荷载 B排水、隔水、防冻、防污 C土基与面层过度 D面层与土基间的缓冲 31划分沥青混合料是否属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的指标是(C)。 A 组成结构 B矿粒级配 C矿料最大粒径 D矿料最小粒径 32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合时,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B)。 A120℃-150℃ B140℃-165℃ C150℃-170℃ D160℃-180℃ 33热拌混合料运至工地施工现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A)。
A120℃-150℃ B140℃-165℃ C150℃-170℃ D160℃-180℃ 34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应在基层上浇洒(A)。 A 透层 B 粘层 C封层 D结合层
35为使沥青面层各层间结合为整体,在沥青面层间应浇洒(B)。 A 延层 B粘层 C封层 D结合层 36在下列情况应洒布粘层的是( B ).
A沥青砼面层的下面与二灰稳定碎石基层间 B 沥青砼面层与检查井侧面之间 C半钢性基层上铺沥青面层时
D 多雨地区空隙较大的沥青面层下部
2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37普通水泥砼路面最大板长不宜大于(C)。 A 4.5m B5.0m C6m D8m 38水泥砼路面纵向施工缝应设(D)
A传力杆 B压力杆 C异向杆 D拉杆 39水泥砼路面胀缝应设(A)
A传力杆 B压力杆 C异向杆 D拉杆
40水泥稳定土层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次养护(B)方可铺筑。铺筑第二层之前应在第一层顶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A3d B7d C 14d D28d
41水泥稳定土层施工时,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路拌法施工不超过();厂拌法施工不超过(B)。 A 1h;2h B 3-4h;2h C 4h;3-4h D 5h;3-4h 4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不包括(B)。 A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B 目标配合比验证阶段 C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D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43 我们平时习惯称为“二灰土”的基层属于(D)。 A水泥灰稳定类 B 石灰泥稳定类 C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类 D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 44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水泥砼路面是(B)。 A连续配筋砼 B 普通砼 C 钢筋砼 D预应力砼 45 普通水泥砼路面最大板长不宜大于(C)。 A 4.5m B 5m C 6m D 8m 46 水泥砼路面纵向施工缝应设(D)。 A 传力杆 B原力杆 C 异向杆 D 拉杆 47 拱桥净跨径是每孔拱跨两拱脚截面(D)。 A 形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B 形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C 最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D 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8 梁式桥设计洪水位上两相邻桥墩(台)之间的净距称为(D)。 A 标准跨径 B 理论跨径 C 计算跨径 D 净跨径 49 总跨径是指多孔桥梁中各孔(A)。 A 净跨径的总和 B 计算跨径的总和 C 标准跨径的总和 D 经济跨径的总和 50 桥跨结构相邻两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C)。 A 标准跨径 B 理论跨径 C 计算跨径 D 经济跨径 51 桥面底与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为(B)。
A桥梁建筑高度 B 桥梁高度 C 桥下净空高度 D 桥梁通航高度 52 桥下净空高度是指(A)。
A 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与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B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与桥跨结构最上缘之间的距离 C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距离 D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与侧时水位之间的距离 53 容许建筑高度是指(B)。
A 桥面(或轨顶)桥高与设计洪水位之高差 B桥面(或轨顶)桥高与通航净空顶部之高差 C 桥跨结构最下缘与设计洪水位之高差
3页脚内容
页眉内容
D桥面(或轨顶)桥高与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54 矢拱度是指拱桥中拱圈(或拱肋)的(D)。
A 净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 B 计算矢高与净跨径之比 C 净矢高与净跨径之比 D 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
55 矢跨比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表达式为(C)。 A 矢高/跨径 B 净矢高/净跨径 C 计算矢高/计算跨径 D 净矢高/总跨径
56 拱式桥与同跨径的梁式桥相比,其弯矩和变形要小的多,原因在于(A)的作用。 A 水平力 B 竖向力 C 剪力 D 弯矩 57 预应力砼斜拉桥属于(B)。
A 梁式桥 B 组合体系桥 C 拱式桥 D 吊桥 58 拱桥的承重结构以(B)为主。 A 受拉 B 受压 C 受弯 D 受扭 59 (C)是为了改善土基的温度和湿度状况而设的结构层。 A.面层 B.基层 C.垫层 D.联结层 60 在地基承载力好的土层上修建桥梁时宜采用的基础是(A)。 A 刚性基础 B 桩基础 C 管柱基础 D 沉井基础 61 梁桥和拱桥上常用的U型桥台的特点是(C)。 A 靠土压力重量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稳定 B 圬工体积较小,因而其自重和阻水面积也较小 C 自重较大,增加了对地基的要求 D 侧墙之间填土容易排水 62 计算桥梁作用时,属于永久作用的选项是(B)。 A 流水压力 B 水的浮力 C 温度作用 D 支座摩阻力 63 钻(挖)孔灌注桩施工时,钻(挖)进深度已达设计高程,但 持力层与层设计不同时监理工程师应(B) A.按原设计施工,停止钻进,允许灌注砼 B.继续钻孔,直至达到设计持力层为止 C.停止施工,要求改变设计 D.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处理 64、按砼路面接缝的用途可将其分为(C) A. 纵缝、横缝、工作缝 B 胀缝、缩缝、横缝 C 胀缝、缩缝 、工作缝 D 纵缝、胀缝、工作缝 65 在确定水泥砼混合料各基本组分用量时,关键是选择好(C) A 水、水泥用量及矿料级配 B 水灰比、用水量和砂率 C 水灰比、砂率及矿料级配 D矿料粒径、水灰比及砂率 66 砼抗折强度应以(D)龄期的计算抗折强度为标准。 A 21d B 7d C 90d D 28d
67 对水泥稳定类基层,土的液限不宜超过(B)。 A 20% B 25% C 30% D 35%
68 在确定拱架施工预拱度时,不应考虑的因素是(D)。 A 拱架承受荷载而产生的弹性变形
B 承受荷载后因拱架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C 主拱圈因砼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形引起的拱度 D 由结构重力及汽车荷载引起的拱圈弹性挠度
69 后张法预应力砼构件制作施工,对预应力张拉时,构件砼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强度
4页脚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