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政治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下列属于不道德行为的是 ( ) ①语言轻松幽默 ②对求助者,尽力相助 ③对不顺意的人,想骂就骂 ④与友交流,尽量哄他、诈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B
2.面对络存在的低俗之风,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遵守络规则,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
③充分利用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络媒介素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3.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身份,决定我们身份的因素是( ) A. 年龄 B. 社会地位 C. 社会关系 D. 处事方式 【答案】C
4.中学生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方式不合适的是(A. 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 B. 积极参加环保宣传
C. 积极到敬老院打扫卫生 D. 随时上聊天,广交天下好友 【答案】D
5.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
A. 师生关系 B. 老乡关系 C. 夫妻关系 D. 知己关系 【答案】A
) 6.“香蕉被不明液体浸泡过,吃了有毒”“又红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针的”“草莓空心是因为使用了激素”.....近年来,类似的食品安全谣言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中疯狂传播。农业部对近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进行了曝光,并加以解释澄清。这说明( ) A. 络上的信息都不可信 B. 络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 C. 我们要警惕络中的陷阱 D. 络阻碍了经济健康发展 【答案】C
7.“吃瓜群众”是一络流行语,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不发言只围观,表现冷漠的群众。这些“吃瓜群众” A. 缺乏亲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 B. 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C. 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 D. 懂得个人对社会不能发挥作用 【答案】A
8.“衣加衣温暖行动”是腾讯首倡发起的大型微公益项目。该项目倡议人们将闲置衣物捐给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体,让他们温暖过冬。“衣加衣”微公益行动 ①属于亲社会行为
②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贡献的具体表现 ③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④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释放正能量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9.下边漫画说明生活需要
A. 社会管理秩序 B. 生产秩序 C. 交通秩序 D. 公共场所秩序 【答案】C
10.2018年9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络诈骗的占比在2017年显著上升,已由2016年的34.66%,上升至2017年的60.89%。微信、木马病毒、钓鱼站等形式成为常见的络诈骗手段。这警示我们在络交往时
①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②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③要保护自己,封闭自我 ④要提高警惕,仔细辨别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11.某环保公司多次将危险废弃物转交给不具备危险废弃物处置资质的个人随意倾倒,造成严重环境污染。2018年5月,湖南首例破坏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法院当庭一审判决武汉某环保公司和曹某等6 名被告限期处置危险废弃物、消除危险、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支付已处置危险废弃物及修复环境产生的费用167万余元,并通过媒体赔礼道歉。此案的判决说明( )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 ②自由应当以守法为前提 ③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 ④违反规则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12.2018年3月28日,九江市一名络主播在络平台上直播猎杀野生动物。当地公安接报后调查发现:当事人为吸引民参与围观以便“圈粉”,在该主播号上发布了大量猎捕野生动物的视频。最终,该名主播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等待法律的制裁。材料告诉我们( ) A. 要遵纪守法,远离络 B. 要加强修养,学会自律 C. 要隐藏违法,销毁证据 D. 要杜绝交往,善于独处 【答案】B
13.在2018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针对主持人提出美方近期主动挑起的贸易争端,马云表示,贸易不仅仅是产品和商品,贸易是要尊重大家的文化,没有人可以停止全球化的进展。“ 如果规则不好的话我们要改善,但是不能够乱来。”这说明( )
A. 规则说变就可以变 B.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 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D. 规则谁都可以制定 【答案】B
14.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③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④良好的秩序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15.《中国式过马路》描述了繁忙的十字路口,红绿灯依次变换着,然而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对眼前的红绿灯视而不见。于是,路口拥堵不堪。这一现象说明( ) A. 秩序与规则没有关系
B. 不遵守规则对个人不会有任何不利
C. 秩序离不开规则,规则离不开人们自觉遵守 D. 应该取消交通规则 【答案】C
16.2018年1月,一名乘客罗某强行拦阻火车开动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她扒着门撒泼,说什么都不撒手,结果导致列车延迟。公安机关责令她认错改正,并处以2 000元钱的罚款。这主要告诉我们,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
A. 按自己的意愿遵守规则 B. 严于律已,不断自我反省
C. 遵守社会规则是对他人的要求 D.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答案】D
17.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秩序有( ) ①公共场所秩序②社会管理秩序③生产秩序④交通秩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18.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至此,我国现行宪法已经经过了5次修改。这表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积极改进规则是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 ③新规则一旦实施,不能再被修改 ④规则的制定或修改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19.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积极改进规则,我们不应该有的态度有( ) 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③组织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④对规则的改进与完善漠不关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20.有天津市民反映:天津虽然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但在天津街头,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仍然存在,与天津的大城市形象不相匹配。市民经常遇到闯红灯、随意加塞、开远光灯、乱鸣喇叭、乱停车、乱丢垃圾等违反规则的行为。违反规则
①会受到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手段处罚 ②都会承担刑事责任
③也可能受到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的处罚 ④都会扰乱社会的良性运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