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业财融合”?财务的边界在哪里?顾名思义,把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就是“业财融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的分支,管理会计绝不仅仅是教科书上讲的“老三样”: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会计的外延实际上已经扩展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等,我所讲的财务实际上就是大管理会计。
为什么要进行“业财融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来考察,“业财融合”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二者什么时候结合在一起,什么时候分开,是由大环境决定的。环境决定了我们的管理思维,管理思维又决定了财务假设,财务假设决定工具方法,工具方法决定财务行为,财务行为形成财务模式。
那什么时候进行“业财融合”呢?其实“业财融合”并非新生事物。在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管理会计学者和专家,就已经总结出了非常多的“业财融合”工具。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BSC(平衡计分卡)和ABC(作业成本法),BSC实际上就是四个维度,只有一个维度是财务,其他三个维度都涉及业务过程,而且重点强调的是业务过程。目前BSC有了最新的发展,就是在这四个维度里加入了创新的元素。将更多的业务元素融入到财务中将是“业财融合”的一个必然趋势。ABC要解决的是成本分摊问题,它的核心在于从业务流程的规划设计环节就开始进行成本管控,是一种由财务向业务进行延伸的表现。
“业财融合”究竟应该如何实现?我个人认为是,财务、业务、信息技术的
三位一体,“业财融合”绝对不是指业务和财务融合,还要加入很多信息技术,比如说XBRL,这个是一个融合一体的过程。
一支优秀的业财融合团队是企业开展业财融合工作的人才保障,在企业中实施业财融合工作时,首先应该加强业财融合团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自身具备较强的业务理解能、战略思维能力,并且团队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还必须具备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业财融合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基础。因此,企业在建设与发展中,需要加强对人才的投入力度,为企业中业财融合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在建设完成业财融合团队工作时,需要根据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较完善的企业业务工作评价指标,制定比较完善的业务工作目标,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多方风险因素,需要全面考虑业务和财务两方面的风险,为企业项目的和孙俪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实现两者之间的互补工作,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