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 探究 学习
(20分钟)一.自主阅读课本
第20页的内容,用附页中1的图1试试看。
二.活动
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梯形的底和高
3.三角形的底和高一.1.想一想该怎么锯开?2人一组说说。 2.4人一小组交流有几种方法? 3.课本认一认。 二.活动
1.(1)要画出要用到什么工具?演示你的画法。 (2)人一组总结画平行四边形的有多少条高。 2.(1)你知道梯形的高怎样画?独立操作。
(2)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有什么区别。 3.(1)三角形的高有几种画法?试一试。
(2)交流自己的画法,说说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一.展示自己画长方形的方法,交流有几种画法。
(有两种锯法)
二.1.平行四边形的高 (1)交流,演示
(2)平行四边形有两条高. 2.梯形的高。
(1)展示自己的画法。 (2)梯形有一条高。 3.三角形的高 (1)回报展示
(2)三角形有三条高1.把平行四边形锯成长方形有两种和方法。
2.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个的高。与这条高垂直的边为这条高对应的底。 3.梯形中平行的两条边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上底与下底之间的垂直线短为梯形的高。 4.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条边都可以做底,每条边与所对应的顶点之间的垂直线短就是这条底边所对应的高。 巩固 检测
(10分钟)
试一试的1.2.3.4 总结 评价
(5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板书设计 动手做
1.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个的高。与这条高垂直的边为这条高对应的底。 2.梯形中平行的两条边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上底与下底之间的垂直线短为梯形的高。 3.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条边都可以做底,每条边与所对应的顶点之间的垂直线短就是这条底边所对应的高。 【达标训练】
1、练习册17.18页。 【课后反思】
东仁堡小学“2+2”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b版)
主备: 张琼英 审核: 刘丽梅 年级: 五年级 编号: 04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课时: 一课时 【预习导学】 (时段: 家庭学习 时间:20分钟 ) 1、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堂导学】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平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的图形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过程: 策略
流程自学研读
内容 学法 时间合作交流 内容 学法 时间展示反馈 内容 方式 时间点拨整理 知识生成 规律总结 明确 教学 目标
(3分钟)1.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平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 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的图形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 探究 学习
(20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三,实际应用,巩新知。一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二.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1.猜一猜。
2.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平四边形的面积。 3.合作交流,推导平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4.小组讨论概括 三.计算面积
1.课件出示,计算面积。
2.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钢板,底是15米,高是5米,这块钢板的面积是多少?一.交流计算结果。
二.通过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 1.小组内展示。 2.投影仪展示. 3.得出结论。
平行四边形 = 底× 高
三.应用
1.独立计算,订正 2.小组计算,交流结果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高 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 巩固 检测
(10分钟)一.填空。
0.85=平方米 ( )平方分米 1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二.求出图形的面积。
三.一块平四边形的菜地,底是100米,高是5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每平方米出菜10公斤,这块地出菜多少公斤 ?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总结 评价
(5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三、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 高
↓ ↓
s= a × h 【达标训练】
1、练习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后反思】
东仁堡小学“2+2”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b版)
主备: 张琼英 审核: 刘丽梅 年级: 五年级 编号: 05 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 》 课时: 一课时
【预习导学】 (时段: 家庭学习 时间:10分钟 )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课堂导学】 一、学习目标:
1.在实际的的情境中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 。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问题。 二、导学过程: 策略
流程自学研读
内容 学法 时间合作交流 内容 学法 时间展示反馈 内容 方式 时间点拨整理 知识生成 规律总结 明确 教学 目标
(3分钟)1.在实际的的情境中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 。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问题。 自主 探究 学习
(20分钟)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如果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做两面完全相同的小旗,你有什么办法?做一个小旗需要多少纸?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初步探索。 2.动手实践, 3.得出结论
三. 课件演示过程。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一.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