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7年-2017年常州市教师职称晋升考试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和答案汇编汇总(绝对全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0:36: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0—5分)表格设计不完整。量表中的观测点与教学评价行为联系不紧密。

观察量表设计范例:

序数 合计

时间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观察记录表 评价方式 评价类型 口头 身体语 书面 肯定 中立 否定 其他 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

题号 第I卷 得分 题号 第II卷 得分 四 五 六 总分 一 二 三 总分 说明:①本次考试为书面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②本试卷分I、II两部分,其中第I卷满分为70分,第II卷满分为80分。

第I卷(教育教学理论 70分)

得分 阅卷人 题号 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2. 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D.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 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A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4.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5.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6.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学生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7.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① 档案袋评定 ②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③表现展示评定 ④成就测验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A.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B.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C.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D.教师围绕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而展开的质性研究 9.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的学习四大要素是

A.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C.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D.课标、教材、教师、学生

10.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1.范例教学法的创始人是

A.赞可夫 B.布鲁纳 C.瓦根舍因 D.泰勒

12.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加德纳 B.布卢姆 C.韦克斯勒 D.加涅 13.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调查 B.观察 C.个案研究 D.访谈

14.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素材性资源和 A.创造性资源 B.条件性资源 C.理解性资源 D.校本性资源 15.下列选项属于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基本条件的是

①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②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基础 ③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④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得分 阅卷人 二、简答题(15分)

A教师在执教《塞翁失马》一课时,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赛翁丢

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问题。A教师觉得这个问题蛮有意思,于是放弃

预设的教学计划,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一堂课就在公马还是母马

的争论中结束了。

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 谈谈你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看法。(9分)

(2) 怎样的“生成”才有价值?(6分)

得分 阅卷人 三、案例分析(25分)

在进行《做情绪的主人》一节课的教学时,A老师:“同学们,今

天我们学习《做情绪的主人》一框,首先请同学们看书本,然后回答老

师的提问”。学生看完课本,A老师开始提问:“情绪可以分为几大类?”,

学生看书回答:“四大类”。A老师:“回答正确”,接着A老师又问:“情绪有什么作用?”,学生看书回答“……”。A老师:“回答正确”,接着A老师又问:“调节情绪有哪些方法呢?”,学生看书回答“……”。A老师:“回答正确”,接着A老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B老师在进行《做情绪的主人》一节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一个故事,学生看完故事后,B老师首先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吗?当你们不开心时,都是怎样度过的呢?谁来说说看?”老师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第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说:“我不开心时,过两天就会自己好起来了。”老师总结道:“原来是自生自灭的呀!”同学们笑了起来。第二个学生回答说:“有一次,我很想买陀螺,可是又觉得很贵,很矛盾,也很苦恼。后来,我就干脆下决心用积攒的零花钱去买了一个,玩的时候就自然不会想那么多了。”第三个学生回答:“我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尽力不去想它,心情就会好点的。”老师答道:“看来你采取了回避问题的方法。”第四个学生起来回答:“我有次考试没考好,被妈妈训了,很不开心,后来去和同学打球,就又开心起来了。”第五位学生

回答:“我都是把不开心告诉我的好朋友,有时候也会把不开心的事写到日记本上。” 接下来,B老师和学生一起把答案归了类,并告诉学生大家用的方法分别是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等。

1.上述案例反映了A、B两位教师怎样的教学观?(6分)

2.结合新课程三维目标简要剖析A、B两位教师的教学观。(12分)

3.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7分)

第II卷(教科研水平 80分)

得分 阅卷人 四、简答题(20分)

A教师进行了《经典诵读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问题:经典诵读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以及经典诵读内

容的选择策略。

研究假设:诵读经典的小学生阅读能力要高于不诵读经典的小学生。 实验处理:给学生提供经典诵读。

样本:某小学三年级学生,4个班,共160人。 实验设计:平行班对比测试。(两个班诵读经典,另两个班不诵读经典) 学生在不诵读经典条件下的阅读能力测试成绩。 学生在诵读经典后的阅读能力测试成绩。 问:(1)仔细阅读上述材料,指出该项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6分)

2007年-2017年常州市教师职称晋升考试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和答案汇编汇总(绝对全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2vjw2fn4e072ie1yi364bptb11x4w00mgf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