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省培2015S09:现代设计制造技术教学与实践项目介绍
江苏大学《现代设计制造技术教学与实践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方案
一、培训项目简介
江苏大学工业中心(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江苏大学共同组建的江苏大学机电培训学院。2005年获批建立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江苏分中心、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同时成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6年获批建立机械行业第六批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站;2008年获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2011年获批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3年获评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优秀培训项目。2014年获评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优秀培训管理者。中心自2003年以来面向省内外中职、高职院校开展了机械、汽车、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骨干教师、实训基地负责人、机械大类专业负责人培训,累计社会培训4200余人。同时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平台,如江苏大学-苏美达联合技术中心、江苏大学-金飞达联合技术中心、江苏大学-飞思卡尔联合实验室及产学研合作平台等。
《现代设计制造技术教学与实践骨干教师培训》主要依托机械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等学院学科、专业和师资优势,面向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技术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通过为期2周的专家讲座、理论讲授、专业项目实践、分组研讨、实地考察等内容,跟踪本专业的最新进展,提高学术研究、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能力。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及其发展趋势;同时以数字化设计制造为主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具有一定理论学术研究、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能力,能提出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与举措,适应现代高职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
1
三、培训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含模具)、机电设备、材料、能源等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
四、培训内容与形式
1、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养 2、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 3、人才需求,校企联合培养 4、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5、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6、教学法学习与观摩
7、专业综合项目实践(任选专题) 8、研讨与考核
五、培训进度与学时安排
培训时间:2015.7.8-2015.7.20(7月7日下午报到)。
序号 培训项目 开班仪式及参观 培训内容 开班仪式、参观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合影 专家讲座与交流 4 讲授 学时 时间 培训形式 主讲教师 江苏大学工业中心王富良/沈春根 江苏省高职教育教师培训中心领导 南京工程学院周明虎高级工程师 江苏大学雷玉成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教授 江苏大学王存堂教授 江苏大学周建忠教授 江苏大学王谦教授 上海数造机1 2 职教理论 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养 4 多轴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4 专家讲座与交流 专家讲座与交流 专家讲座与交流 专家讲座与交流 专家讲座与交流 专家讲座与交流 专家讲座先进焊接技术理论及工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3 (面向机制、机电设备、材料、能源类专业) 程应用 绿色设计制造理论及应用 机电液控制系统理论与方法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现状与发展动态 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及高校新能源专业建设 逆向工程产品开发
2
4 4 4 4 4 4
与交流 电科技有限公司赵毅博士 现代模具及其成型技术 4 专家讲座与交流 专家讲座与交流 专家讲座与交流 江苏大学陈炜教授 江苏大学王霄教授 江苏大学王树林教授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4 精密与高速加工技术 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 (面向材料专业) 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 (面向材料专业) 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 (面向材料专业)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4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程改革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案例分析与研讨 1)科研文献检索及实践 2)科研方法及论文写作 5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3)科研项目申报及案例分析 3D打印技术发展及其工程应用 先进金属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光敏高分子的研究与进展 4 专家讲座与交流 江苏大学袁新华教授 4 专家讲座与交流 江苏大学许晓静教授 太尔时代科4 专家讲座与交流 技有限公司颜旭涛总经理 4 专家讲座与交流 交流研讨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杨益明教授 4 4 讲座与交流 江苏大学鲁金忠教授 4)专利申请及案例分析 4 讲座与交流 江苏省知识产权中心王浩博士 上海数造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赵毅博士/江苏大学刘会霞教授/王亚元高级实验师 产品数字化设计基础I: 三维扫描与数据处理 4 项目教学及实践 6 专业综合项目实践 3D打印训练 4 项目教学及实践 江苏大学袁晓明/黄舒博士 江苏大学肖凤/房义军博士 机电液综合控制实践 8 项目教学及实践 3
江苏大学朱机器人创新设计实践 8 项目教学及实践 轶副教授/陈寒松博士/肖凤博士 1)切削力、切削振动检测设备 2)形貌测量设备 3)激光焊接设备 4)激光冲击设备 5)激光内雕 6)多轴加工 7)光学测量 8)3D打印 学习心得、专业综合项目7 交流与研讨 实践汇报总结、交流、研讨及考核 江苏苏美达集团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4 交流研讨 江苏大学刘会霞教授等 江苏大学工8 参观学习 业中心王富良/翟弋清 江苏大学刘9 研讨与考核 结业典礼 会霞教授/ 4 高传玉教授/周链/王富良/翟弋清 4 科研仪器设备演示及交流研讨 江苏大学沈春根博士、杭州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束胜经理等 8 考察与参观 六、培训师资队伍
刘志峰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绿色设
计理论与方法、绿色制造工艺技术、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工艺与装备、汽车产品回收与再制造分析、金属成型装备低碳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十?五”攻关计划、86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6项,主持或参加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等2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50多篇,有30多篇分别被SCI、EI收录,出版《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干切削加工技术及应用》等8部学术专著。200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经验。)
杨益明教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职教专家。) 周明虎高级工程师(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书记,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东南大学机械制造及工艺专业毕业,工学学士。1991年由机械工业部派往德国1年在HURTH公司学习数控机床制造。多年从事数控机床、数控教学培训设备的的开发、设计、制造,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曾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省科
4
技攻关项目多项,获机械工业部、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主持负责教育部、省级教研多项,并验收结题。编写教材1部,发表论文多篇。兼任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赛区、江苏省职业学校数控技能大赛首席专家、总裁判长,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数控专业组组长;2006年起被教育部聘为“高职高专机电设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多次被江苏省人社厅评为优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者、“全国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主要承担《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等。)
周建忠教授(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先进激光制造技术、模具快速制造与表面工程、微塑成形理论与微加工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企业创新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重点科技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等课题十余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工业科技部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编写《金属与塑料成形加工设备》、《机器人与柔性制造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快速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等教材专著四部。2005年以来,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2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18项已被授权。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经验。)
陈炜教授(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1月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现任江苏大学机械工学院副院长兼卓越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板料塑性成形理论和技术、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机电产品的数字化制造等等。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多项;发表论文130多篇;开设了《板料成形理论与力学》,《机电产品的数字化虚拟开发》,《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现代模具技术》(双语)等课程。)
许晓静教授(博士,教授,博导。国家十一五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先进材料制造与性能表征”学术方向带头人、江苏大学“拔尖人才工程”培育对象、江苏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江苏大学先进成形技术所所长、机械制造工程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先进材料制造与性能表征、先进成形及装备设计制造、摩擦学与表面科学技术、有限元与原子水平再现技术、微结构与性能表征理论及内在联系、失效分析。近些年来,在“先进大应变技术/块体纳米金属材料、超级铝合金及特种金属基复合材料、摩擦学/表面工程/生物医用材料、材料力学和摩擦学行为物理起源”方面形成特色,得到国内外学术及企业同行的很好评价。)
王树林教授(博士,教授,博导;现担任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近年来,先后为本科生主讲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装备设计》、《机制工艺学》、《机床概论》、《机床设计》、《组合机床设计》、《专业英语》等7门课程,并为研究生主讲了《现代制造理论》、《精密加工技术》、《固体的变形与断裂》、《精密与特种加工》等课程。在精密与高速加工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精密加工零件表面棱边质量、高速加工工具系统研究领域,研究具有鲜明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