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三种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用编号表示,下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A B C D E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气体时,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
(2)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乙炔气体最佳的仪器组合是和(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的选种实验。实验员发现实验室中只有粗盐,他决定先将粗盐提纯后再配制。
①粗盐提纯的过程为:操作A→过滤→蒸发,操作A的名称为。在蒸发时,通常在实验台上放一个石棉网,该石棉网的用途是。
②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③其它操作均合乎要求,最后溶液装瓶,请为该溶液写一张标签:。
26.(10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重要的盐,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是由钠离子引起的还是由碳酸根离子引起的呢?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于水时能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是导致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实验探究1】
(1)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石蕊试液、5%碳酸钠溶液、5%碳酸钾溶液、5%氯化钠溶液。 (2)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取5%NaCl溶液1mL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取 ②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发现问题】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各约1g),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感觉盛Na2CO3溶液的试管底部发热,盛NaHCO3溶液的试管底部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实验探究2】为进一步研究NaHCO3、Na2CO3跟同浓度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数据为三次取平均值)盛Na2CO3溶液的试管底部发热,盛NaHCO3溶液的试管底部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实【【【
石蕊试液变蓝色 实验现象 ① 实验结论 Na+不会使溶液显碱性 ③ 实验一 :
试剂1 温度(℃) 温度(℃)
实验二:Na2CO3、NaHCO3饱和溶液分别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试剂1/温度(℃) 含0.5g NaHCO3固体的饱和溶液/19.0 含0.5 g Na2CO3固体的饱和溶液/19.0
【反思与结论】
(1)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 ④ A、B、C(填字母编号) A.NaHCO3的溶解过程表现为吸热
B.NaHCO3的饱和溶液与盐酸反应表现为吸热 C.Na2CO3的溶解过程表现为放热
D.Na2CO3的饱和溶液与盐酸反应表现为吸热
(2)结论: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 ⑤ 、 ⑥ NaHCO3的溶解过程、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有关。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7.(8分)往103.3g含有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
试剂2/温度(℃) 6mL稀盐酸/19.0 9mL稀盐酸/19.0 恰好反应后温度(℃) 18.3 22.1 液的pH变化
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试计算: 反应到c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注:硫酸镁溶液显中性)
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