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较量着:看谁的文章更流芳千古!有时候忍不住顽皮,悄悄钻到行里闹一闹,结果常给严谨认真的农人发现,一锄头勾了出来:“你来掺和啥?这不是你歇脚的地方。”春草扮个鬼脸儿仍回田头地脚扎根。
春草朴素天真,她淡漠都市的豪华,却甘愿将她的脚步不断伸向浩瀚无边的沙漠,为饥渴的旅人们寻找生命的甘泉水。
为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挥洒她绿色的畅想!
春草且行且止,收发自如,天涯海角,迤逦而行。文章可谓篇篇华美,章章锦绣,字字珠玑。
春草深深懂得自己的使命,它从不嫉妒农民沉甸甸的收成,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冬去春来,她只是饱醮生命的浓墨,在稿纸一般的广袤大地土,不停地写啊,写啊,写!
技法点金: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优美雅致的语言,炽热诚挚的情感,铺染成这样一篇情味浓郁的佳作。作者通篇用拟人手法,赋予春草以浪漫的才华。让春草在大地上恣意的抒写文章。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表现春的生机,各种动物也来读春天、读春水、读春草。好一个热热闹闹的童话世界,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霖。拟人,为我们创造了新的精神家园。
例文 读庄周
(一)
你是一棵树。
你是一颗植根在心灵空寂的旷野上的树,在茫茫的战国烽烟和寒风中茕茕孑立。
你还在用醮满无奈的眼神遥望那一块贫瘠和孤独的精神麦田吗? 一颗心,就
5
这样漂泊了几千年。 你在呼唤着什么?你还在夜深人静的除夕,在楼兰上弹奏着埋藏在心灵已久的古筝和吮吸那情有独钟的小树的气息吗?
望着你那“槁项黄馘”的躯体,风霜怎能包裹得住你飘逸横飞的文采,雪月怎能湮没得了你超脱世俗的胸怀。
你是一棵生长在泰山的树。守住寂寞,正气昂然。
(二)
你是一只鸟。 一只悠闲地飞翔在蔚蓝天空中的魂灵。 你的羽翼是一段悠长歌谣,在缥缈的水花雾月中,早已化成一滴深沉的眼泪;在纯洁从容的清泉流淌中,早已尘埃落定。
你喜欢沉思在清净无为中,喜欢栖息在“杂花生树,杂树生花”的那棵永恒的孤独的树上。
你有一颗脆弱而僵硬的心,在芸芸众生中追寻着古朴的家园悠梦。 你有一颗飞翔而歇息的心,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着千年的孤独。
(三)
你是一本书。
一本深沉而空寂的无字天书。
搁置于人烟稀少的空悠悠的蝶谷里,用满腔的微渺胸襟,聆听看山村细雨的滋润和洒脱,在绯红的黎明中,伫立成一道夕阳西下意境隽永而悠远的风景线。 秋风萧瑟,枯黄纷飞。 那只蝴蝶是否已幻化成枯叶蝶?
冷冷清清的巷道,是否依然残留着你昨夜寂寞的奔行和生命的散步? 阅读欣赏:在作者笔下,庄周是一棵古朴的树,是一只孤独的鸟,是一本深沉的书。拟人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用诗意的笔触发现美、雕琢美、传唱美,让我
6
们在诵读中领略美、 品味美、铭记美,庄周的美便在心与心的共鸣中得到了升华。
例段
1、音符如一个个的小天使,带着一丝微笑,带着一丝调皮,从我的指间轻轻溜出,连缀成彩虹般美丽的乐章,音符们柔柔的,一个接着一个,张开小嘴,把弹奏者的心情,借着圆润的乐曲,轻轻地唱了出来。于是甜甜的音符仿佛充满着花香的气味。我全身的细胞如饮了甜甜的花酒,醉倒在音符的怀抱里了。
2、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练习
1、以“四季”、“山、水、日、月”为话题,用拟人手法写一段话。 2、以你喜爱的一种动物为话题,用拟人手法写一段话。
第三章 音韵铿锵整句法
通常所说整句,包括排比句、对偶句、连用整齐短句等各种句式。用整句为文,短促而简洁,活泼而明快,可以使文章结构匀称、感情充沛、逻辑严密、气势恢弘。它像三月的春雷,轰然落地,戛然而止;它像急促的鼓点,干净利落,音韵铿锵,它像节日燃放的鞭炮,劈啪爆响,一气呵成。
整句法在写作运用中,要求也并非那么机械,只要句与句、段与段在字数和结构上大体相同就可以。这种组合具有一定的整齐性,颇有传统古文的声律和谐的特点,故称之为音韵铿锵整句法。它无论构句构段构篇,都可以增加文章的厚重感和音韵美,因为它与古文的那份神似,它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语言驾驭的能力很容易征服阅卷老师,收到奇效。
例文 孔雀东南飞
7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岁进小学,九岁读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姐弟笑盈盈,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父母笑口开:“咱娃是块宝,样貌长得好,学习成绩好,奖状没处放。工作随你挑,美女随你找。”
此生脾气牛,心志过云头。堂上启阿母:“儿子体质娇,犹须多锻造。家中条件好,滴滴父母汗;儿于要独立,想吃自已饭。”
父母大张口,婆婶都曰奇,姐弟不作声,外人只相疑。父母无奈何,只得随儿意:“孩儿已长成,应该靠自身。独立也可以,不出南京门!”
此生不乐意,以背对双亲:“二老误儿意。儿于想独立,立志去西北。国家政策好,西部有旺气。儿子肯吃苦。一定能成才。”
“西部大开发?”二老心相疑,万分不乐意。东边招大娘,西边请阿婆,南边望二爷,北边喊三叔,亲戚聚一堂,都为此儿忙。
二爷开尊口:“西部有啥好?环境太恶劣,困难一重重。我去十五年,归来两袖风!”
大娘也帮腔:“小子相貌好,潘安比不了,人品没得说,城中很难找。又是研究生,还愁没人要?”
此生意志坚,就是不松口。任凭谁来说,就是不回头。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远。他对大家说:“大爷大娘们,叔叔婶婶们,城中安乐窝。小于并不爱。国家搞建设,急急要人才。我想去西部,越想越应该。东西是一家,都属大中华。东部要发达,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国家就要垮。套用鲁迅话:我不建西部,谁来建设她!中华要腾飞,建设是关键。孩儿意志坚,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