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24日上午第二节 【授课地点】录播教室 【授课对象】九4班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人物夸张的言行和态度的变化,感受讽刺艺术。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所揭示的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炎凉和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教学重点】
多种方式阅读课文,品味文中人物夸张的言行和态度的变化,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讽刺艺术,理解课文所揭示的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炎凉和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清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范进中举》。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在胡屠户身上的笔墨甚至超过了主角范进,那么胡屠户这个人物到底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胡屠户,分析他的个性特点和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1分钟)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一)寻“变”
在大家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带着发现的眼光读课文,捕捉胡屠户言行变化的语句。(2分钟)
(二)品“变”
根据画出的语句,请大家分别用一个字或词语概括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品析人物形象。
引导1:他都骂了范进什么? 引导2:怎么骂的? 【链接材料1】
鲁迅说:“‘ 脸面’在中国社会可以成为一定的家世、财富、身份、地位、角色、权力、威望、荣耀、社会关系以及内、外群体界线的象征符号。 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去了面子,也叫
1
作‘丢脸’。”
引导3:为什么骂得这么狠毒? 【与第一节比较】 【重点品读第2段怒骂】
小结:总之,中举前,范进在胡屠户眼里就是一个穷鬼无能之人,对范进什么都看不顺眼。而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立马发生了180°的大转变,由骂变为夸。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堪称语言大师和变脸大师的胡屠户是如何夸赞范进的。
【重点品读第8段夸赞】 【材料链接2】胡女的真实面貌:
一双红镶边的眼睛,一窝子黄头发,那是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靸sǎ着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儒林外史》第四回)
引导4:他为什么假话真说、挖空心思夸赞范进呢? 【重点演读第11段推让】
引导5:从胡屠户前后矛盾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出胡屠户的个性特点是什么呢? 三、揭示主题
作者在以描写知识分子为主的文章里用大量笔墨写一个杀猪卖肉的胡屠户,是为了讽刺什么呢?
四、课后作业
1.拓展阅读《儒林外史》第五回的节选部分。
2.续变:叙写文章结尾“胡屠户笑迷迷的去了”,这一路的所思所想,150字左右,要求符合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范进 中举
胡屠户 前嫌弃、辱骂 后害怕、恭维
夸张、对比 穷、无用、借钱 有钱、身份、地位
嫌贫爱富 前倨后恭 趋炎附势
讽刺 揭示人情世态的炎凉 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