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肝腺瘤的 MRI 表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7:50: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肝腺瘤的MRI表现

赵桂玖 郭英龙

【摘 要】【摘要】目的探讨肝腺瘤(HCA)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腺瘤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由3位腹部放射诊断医生共同阅片观察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共6个病灶)肝腺瘤患者中5例(83.3%)患者病灶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患者的病灶形态不规则,呈较大团块状伴分叶;平扫显示6例患者的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为等低信号伴混杂高信号,T2WI为欠均匀等低信号;MRI显示含脂质的病灶4例,伴出血病灶5例,囊变坏死5例,显示包膜征象5例,所有病灶均为富血供;2例患者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强化,3例患者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呈相对略高信号,延迟期呈相对低信号;1例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均轻度强化。所有病例周围肝实质均无肝硬化。结论肝腺瘤的MRI表现不典型,对无肝硬化乙肝病史患者,肝内占位性病灶有“假包膜”,且MRI呈等信号为主混杂信号(伴囊变坏死、出血、脂质)、多血供肿瘤应考虑到肝腺瘤的可能。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10)014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肝腺瘤;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

肝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但存在出血、破裂和潜在恶变,多单发,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在体检时发现,偶有肝腺瘤破裂以急腹症来诊,所以了解肝腺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性,避免不恰当的治疗措施[1-3]。本文将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腺瘤病灶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

对该病变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6例(共6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肝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作者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修学习期间接触的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8.5岁。4例患者为体检时偶然发现的,1例患者为因上腹不适来诊而确诊的,1例患者为因急腹症来诊检查出来的;6例患者均无肝炎、肝硬化病史,其中有1例患者曾有5年口服避孕药史。6例患者甲胎蛋白(AFP)检查均阴性。

1.2 检查方法 6例均行1.5T MR检查(Magnetom Avanto,Siemens AG,Erlangen,Germany),均行MRI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检查序列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呼吸导航的快速自旋回波(TSE,飞利浦) T2WI抑脂序列,重复时间(TR)为2000 ms,回波时间(TE)为70 ms,层间距2.1 mm、层厚7.0 mm。②动态增强序列采用3D-T1WI屏气容积内插法(VIBE),TR 4.9 ms,TE 2.4 ms,层厚3~4 mm,经肘静脉快速手动推注对比剂Gd-DTPA(Magnevist; Bayer Schering Pharma,Berlin,Germany),剂量为0.1mmol/kg,行动脉期(延迟25 s左右)、门静脉期(延迟75 s左右)和延迟期(120 s左右)扫描。③屏气2D快速小角度单次激发(FLASH)T1WI序列,TR为 230.00 ms,TE为2.47 ms,层厚7.0 mm、层间距2.1 mm。各序列的FOV (33cm×33cm~38cm×38cm)。 1.3 图像分析 影像图片由3位经验丰富的肝脏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诊断,观察肝腺瘤征象:①信号及形态:观察肿瘤是否存在坏死囊变、出血、脂肪,形态是否规则;②大小、数目及部位;③肿瘤强化特征:观察肿瘤增强后的强化方式及程度;④有无假包膜等继发征象。

2 结果

2.1 肿瘤分布及大小 6例肝腺瘤患者的MRI扫描结果显示均为单发病灶,边界清晰,大小不等,直径2.0~19.0cm,平均直径10.5cm。其中5例(83.3%)病灶形态规则,呈圆形或类圆形,1例病灶形态不规则,呈较大团块状伴分叶;2例位于肝左内叶,4例位于肝右叶(右后叶3例,右前叶1例)。6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 2.2 MRI表现

2.2.1 MRI平面扫描 6例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为等低信号伴混杂高信号,T2WI为欠均匀等低信号;含脂质的病灶4例,伴出血病灶5例,囊变坏死病灶5例,显示包膜征象病灶5例。所有病例周围肝实质均无肝硬化。

2.2.2 增强扫描 6例患者的病灶均为富血供,2例患者的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强化,相对正常肝实质呈等略高信号;3例患者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依次呈显著强化、相对略高信号及相对低信号;1例患者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均为轻度强化,相对肝实质呈等略高信号。5例病灶周缘包膜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1例无强化。

3 讨论

3.1 肝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学基础 肝腺瘤为少见的肝良性上皮性肿瘤,多发于青壮年,且无特殊临床症状,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4,5]。国外有关报道,年轻女性在长期口服避孕药占比较重,且在停药后多可自然消退[5];而国内报道男女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可能与我国妇女主要实行子宫内节育,而口服避孕药大为减少有关[6]。还有研究显示糖原累积病患者发生肝脏腺瘤的概率可高达40%以上[7],且为多发病灶,患者年轻[6]。其他原因:如1型糖尿病、β地中海贫血、服用巴比妥、服用氯米芬等都可能引起肝脏腺瘤的发生。肝腺瘤单发约占80%,

搜索更多关于: 肝腺瘤的 MRI 表现 的文档
肝腺瘤的 MRI 表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3v29jorj9uewu2s0h44x67j2pwjr01ed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