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文教局名师工作室管理条例》文件精神,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团队特邀股顾问为依托,以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以团队协作为活动方式,着眼于教师发展,着力于课题研究,以工作室为基地,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打造知名体育教师群体,实现整个团队及区内体育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工作目标
在文教局的领导下,以“名师工作室”活动为载体,通过专业引领,协作奋进,顺时而谋,顺势而为,使工作室成员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师、名牌教师。尽量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教师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 三、工作要点 (一)理论学习
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以自修为主,集中学习为辅。以读书为载体,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做出典范。每学期至少研读1本教育教学专著,撰写2篇读书笔记,每学年完成1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二)课题研究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并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2、做好“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策略研究”科研课题阶段性等工作。
第一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月)工作。 (1)、学习有关“体育与健康研究性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资料与书籍,主持人对成员进一步进行指导、培训。 (2)、根据课题的研究重点,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经验总结。
(3)、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的制定,形成新的措施方法,结合具体的课例进行使用。
第二阶段(2020年3月——2020年7月)
1、撰写结题报告。实验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写出书面总结,进行交流,集体补充修改,经过反复推敲,形成材料。课题组在充分掌握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后,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1
2、申报教科研成果,参加课题验收工作; (三)教学研究
牢固确立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中心和核心的地位,体育与健康教学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最根本途径之一,必须高度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本年度重点分层分阶段抓好两种课。
1、抓实常态课,在规范体育与健康课常规的前提下,重点根据工作室承担的课题,探索多种教师教学策略,成功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提高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获得,并挖掘出更多的教育内涵。
每位成员每学期校内评课不少于3节,上示范课1节。提交2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
2、重视研讨课,定期(每学期至少1次)上好研讨课,重点从成熟课型的推介和教学案例的诊断两个方面进行。成熟课型的推介,重点是基于有效的组织形式,实际上也是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教学案例的诊断可以采用先上后评或边上边评的方式,增强诊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每位成员每学年上交1篇优秀研讨课教案。
3、指导和扶持青年教师,实行师徒结对制,每名成员结对指导1—2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区内教育区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四)网站建设
充分发挥工作室网站的作用,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每位学员每月必须上传一份材料,包括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读书笔记、读后感、个人教学计划、总结、课题研究相关材料等。 (五)阶段成果汇报
1、教学专题总结。要求各个成员回顾、反思一学年来在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写成书面总结并在例会上进行交流。
2、年度汇报展示。2020年6月份举行,内容有:
(1)教学观摩课,邀请凌河区全体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听课, (2)邀请市区有关专家评课。获取教学经验。 (3)工作室成员的小型讲座、报告。 (六)其他工作
学年末进行总结。每月在工作室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做好各种研修活动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鼓励、支持本工作室成员参加省、市、区级的各项教学评比工作,充分发挥本工作室团队力量。
2
具体安排: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1、研修交流;网上共享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课例分析、研究日志等;
2、走访、讲座、指导; 3、教学研讨开放活动; 4、开展研讨活动; 5、课堂的有效性探讨。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
1、网上共享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课例分析、研究日志等 2、每位成员写一份关于课题研究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分析 3、研修交流;网上共享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课例分析、研究日志等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