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固体电解质可以通过离子迁移传递电荷,利用固体电解质RbAg4I5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其中迁移的物种全是Ag+。下图是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O2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根据电池电动势变化可以测得O2的含量。在气体传感器工作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银电极被消耗,RbAg4I5的量增多 B.电位计读数越大,O2含量越高 C.负极反应为Ag+I--e-= AgI D.部分A1I3同体变为Al和AgI 【答案】B 【解析】 【分析】
O2通入后,发生反应:4AlI3+3O2=2Al2O3+6I2,I2在传感器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多孔石墨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I2+2Ag++2e-=2AgI,银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银作负极,固体电解质RbAg4I5中迁移的物种是Ag+,电极反应式为:Ag-e-=Ag+,据此解答。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传感器工作过程中,银电极被消耗,传感器中总反应为:I2+2Ag=2AgI,因固体电解质RbAg4I5中迁移的物种是Ag+,因此RbAg4I5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O2含量越高,单位时间内转移电子数越多,电位计读数越大,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负极反应为:Ag-e-=Ag+,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部分AlI3生成Al2O3和I2,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能确定为丙烯的化学用语是( ) A.【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B.C3H6
C.
D.CH2=CH-CH3
A.球棍模型中不一定由C、H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不一定为丙烯,A不合题意;
B.C3H6可能为丙烯,也可能为环丙烷,所以不一定为丙烯,B不合题意; C.
中少了1个H原子,丙烯的电子式为:
,C不合题意;
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有关有机物甲~丁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和取代反应 B.乙的分子式为C6H6Cl6 C.丙的一氯代物有2种
D.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只含一种官能团的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质甲中含苯环和羧基,可以发生苯环的加成反应,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
B. 根据乙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是苯分子中六个H原子全部被Cl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故分子式是C6Cl6,B错误;
C. 丙分子中含有2种类型的H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有2种,C正确;
D. 丁分子中含有醛基、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醛基与氢气可以转化成羟基,就得到只含醇羟基一种官能团的物质,D正确; 故答案选B。
4.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 CO32-+ H2O
HCO3-+ OH-
B.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2SO2 + CO32-+ H2O == CO2+ 2HSO3- C.②中溶液显黄绿色的原因:Cl2+ H2O == HCl + HClO
D.②中溶液黄绿色褪去的原因:SO2+ Cl2 + 2H2O == H2SO4 + 2HCl 【答案】C
【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故A正确; 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SO2+CO32﹣+H2O═CO2+2HSO3﹣,NaHSO3溶液显酸性,所以溶液红色褪去,故B正确;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部分以氯气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所以氯水显浅黄绿色是因为溶解了氯气,故C错误;二氧化硫与氯水反应生成HCl和硫酸,即发生SO2+Cl2+2H2O═H2SO4+2HCl,氯气被消耗,所以溶液的黄绿色褪去,故D正确。
5.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规律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结论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C 质量增大而升高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D 转化 A.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HClO不稳定,可分解生成HCl,故A错误;
B. 浓硝酸与铝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继续进行,与稀硝酸发生不同的反应,故B错误;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含有氢键的沸点较高,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PH3,故C错误;
D. AgCl沉淀中滴加NaI溶液可以得到AgI沉淀,可说明AgI更难溶,故D正确; 故选:D。
B.B
C.C
D.D
AgCl沉淀中滴加NaI溶液可以得到AgI沉淀 NH3沸点低于PH3 6.下列应用不涉及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是 A.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B.用ClO2杀菌、消毒
C.用Na2SiO3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答案】C 【解析】
A.葡萄糖制镜利用葡萄糖的还原性,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银单质,葡萄糖作还原剂被氧化,所以利用了其还原性,A不符合题意;B.漂白液杀菌、消毒,利用其强氧化性,所以利用了其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C.Na2SiO3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性或还原性无关,C符合题意;D.高锰酸钾可氧化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Mn、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利用了其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7.如图是某条件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3H2?2NH3+92kJ B.生成1molNH3,反应放热92kJ
C.b曲线代表使用了催化剂,其H2的转化率高于a曲线 D.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未标出物质的状态,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 (g)+3H2(g) ?2NH3 (g) △H= -92kJ/mol,故A错误; B.从图中得出生成2 mol NH3时,反应放热92kJ,故B错误;
C.催化剂可以同等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会改变,转化率也不变,故C错误;
D. 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加催化剂不会改变平衡常数,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易误选C,注意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而且是同等程度的改变,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限度,转化率不变。 8.电解合成 1 , 2-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