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9:53: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3古诗三首(1)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ònɡ tīnɡ rì yuè tán jìnɡ tínɡ shān bì luó chūn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亭( ) 廷( ) 累( ) 音( 停( ) 庭( ) 螺( ) 谙( 三、解释带点的词,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 闲:

诗句的意思是: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诗句的意思: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 诗句的意思:

四、请你来判断,说得对就打“√”,不对就打“×”。 )

青螺:蓝:

1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

2.“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不能让人回忆江南。( )

3.本文三首诗词都是唐朝的作品。( )

4.《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孤独寂寞的感情。( )

五、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 , ( ) 朝人。我们还曾学过他写的另外一些诗歌,如 《 》 等。我还能吟诵一两句他的诗句,

如:

2.《望洞庭》的作者是 ,( )朝人。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 ( )的意思,这里指( )。这首诗描写了( )的景色。

3.《忆江南》的作者是 ,( )朝人。“忆江南”是( ) 名。原题下有词( )首,这里是其中第 ( )首。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

( ) 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给字注音并解释。 厌( )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字词。

2

(1)( ):悠闲。 (2)( ):无影无踪。

3.根据要求写诗句。

(1)描写诗人独处时孤独和寂寞的诗句。

(2)描写诗人喜爱敬亭山的诗句。

4.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名山、名水吗?

(1)黄河:

(2)长江:

(3)西湖:

(4)泰山:

(二)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3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寻芳(sún xún) 泗水滨(bīnɡ bīn)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胜日: (2)寻芳:

(3)等闲: (4)东风:

3.诗中的成语是( ) ,意思是 ( 4.诗中的第一句交代 和 ,第二句是 。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七、填数字,将诗句补充完整。

1.危楼高( )尺,手可摘星辰。

2.春色满园关不住,( )枝红杏出墙来。

3.故人西辞花鹤楼,烟花( )月下扬州。

4.飞流直下( )尺,疑是银河落( )天。

5 .窗含西岭( )秋雪,门泊东吴( )里船。

6.等闲识得东风面,( )紫( )红总是春。

)4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9bb4we3j507xn0uyq64mg6283nif00q0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