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出版社 小学书法 教学设计
第8课 集字练习
教学目标:
1.明确“登高”的含义。 2.掌握“登高”的字形特点。 3.创作“登高”横幅或竖幅作品。 教学重点:“登高”的字形特点。
教学难点:创作“登高”两个字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登高的意义
1.板书课题:集字 2.回忆集字是的意思。
3.理解“登高”的含义。字面意思就是登上高处。 4.深层含义,通过两首诗理解,其一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二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伺御虚舟》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从而理解登高有开阔眼界,取得进步的意思。
二、登高的书写
1.整体感知,通过对比观察字形结构特点。
教师出示之前没有认真临习,随意书写的“登高”作品,让学生比较原作找不同。指出与原作不同的地方,学生不难看出很多笔画的起收笔位置不对,大小、长短、粗细也不对。(有比较才有鉴别,找不同是三年孩子擅长的进行深入观察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眼力。)
2.登字的书写。
首先,教师利用直线、斜线、圆来确定登字的结构和笔画的大小、长短、方向,验证学生刚才的观察。
接着,学生练习书写。(因为笔画都是之前学习过的,所以此次课重点是字的结构。)
然后,教师范写。学生把脉诊断了笔画、字形结构,下面教师有针对性的书写以改之,边写边复述登字笔画和结构要点。
最后,学生再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帮助改正,选择有代表的字投影展示,学生评价,交流。学生再练习。
3.高字的书写。
首先,学生看高字,试着用直线、斜线、圆等来辅助观察高字。教师出示分析图。
其次,学生试着练习书写,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再次,让优秀学生到投影前书写没大家看,适当评价。 最后,学生深入练习,教师巡视点拨。 三、登高创作
1.复习创作的样式,横幅或竖幅。
2.学生在作品纸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展示书写作品。 4.学生书写展示。
5.互赠作品。 四、总结延伸
我们把写着登高的作品送给亲人、朋友或老师、同学,祝福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能步步登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