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导学案: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7:13: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导学案: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知识梳理

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经济全球化历程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2)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

(1)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2)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强有力的推动。

(3)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3.评价

(1)积极作用: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存在问题: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①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提示】发展中国家不能因为承担更多的经济全球化的风险而抵制全球化。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建立背景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 2.建立:1995年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3.目标: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4.意义

(1)标志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2)促使各成员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努力减少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提示】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遏制经济霸权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历程

(1)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2)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

(1)对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①机遇: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 5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导学案: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②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冲击。

(2)对世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提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

基础训练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体制保障是(A) A.市场经济制度广泛建立 B.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 C.国际形势日益走向缓和 D.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2.20世纪90年代,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组织是(C) A.欧洲联盟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一架喷气式飞机在美国设计,其尾椎来自加拿大,引擎来自英国,机尾的部分零部件来自中国和意大利……”这说明经济全球化(A)

A.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B.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C.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D.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4.2001年11月,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有利于中国(C) ①扩大就业 ②减少国际竞争

③更好地利用外资 ④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C)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廉价商品 C.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枝 D.先进制度 6.世贸组织规定,成员方政府不得硬性要求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管控的公司做交易。由此可见,世贸组织(D)

A.是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成员方的利益 C.利于美国攫取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截至2007年11月,世贸组织共有成员151个。

2 / 5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导学案: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哪些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贸组织的任务。它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你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办?

解析:第(1)问实际上是考查推动全球化的因素和全球化的趋势;第(2)问应注意结合世贸组织的宗旨和作用作答;第(3)问应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说明。

答案:(1)交通运输技术、通信技术(或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任务: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意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3)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能力提升 1.“它在塑造历史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它”是指(A)

A.国际贸易 B.工业革命 C.通信技术 D.世贸组织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可以推断 “它”在15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15世纪欧洲积极开辟新航路,国际贸易扩展,推动了世界走向一体化,故A项正确。B、C、D项分别始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1995年,时间都不符。 2.“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这一观点(A) A.认识到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作用

B.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结论正确 C.体现了不结盟运动的精神 D.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呼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敲门砖”说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故A项符合观点。

3.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断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是(D)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 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 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3 / 5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导学案: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材料中关税平均水平呈下降趋势,①正确;贸易总额的曲线呈上升趋势,②正确;关税平均水平呈下降趋势说明关税不断降低,③错误;关税降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

4.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于2014年1月24日启动,以APEC清单为基础,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

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 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 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5.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A)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和图片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由于在全球化中欧美发达国家占有优势,他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故①②正确。③说法与史实不符,④从题干中无法体现。 6.“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B)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亟待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20世纪70—80年代前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可知,关贸总协定虽然在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故选B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4 / 5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导学案: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程度,而且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答案:(1)推动媒介: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4)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

5 / 5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导学案: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c9476iho3ibqw7s1xb7s7tu43ow500tq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