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BIM的施工方投标策略研究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7:06: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资料来源:整理收集

(2)碰撞检测、合理布局

传统的二维图纸往往不能全面反映个体、各专业个系统之间的碰撞可能,同时由于二维设计的离散型为不可预见性,也将使设计人员疏漏掉一些管线碰撞的问题。而利用BIM技术可以在管线综合平衡设计时,利用其碰撞检测的功能,将碰撞点尽早的反馈给设计人员,与业主、顾问进行及时的协调沟通,在深化设计阶段尽量减少现场的管线碰撞和返工现象[64]。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以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如图3.11。

图3.11 三维碰撞检测 Fig.3.11 3D collision detection

资料来源:自行运行Navisworks碰撞检查后截图

(3)设备参数复核计算

在机电系统安装过程中,由于管线综合平衡设计,以及精装修调整会将部分管线的行进路线进行调整,由此增加或减少了部分管线的长度和弯头数量,这就会对原有的系统参数产生影响。传统深化设计过程中系统参数复核计算是拿着二维平面图在算,平面图与实际安装好的系统几乎都有较大的差别,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偏大则会造成建设费用和能源的浪费,偏小则会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现在运用BIM技术后,当绘制好机电系统的模型,接下来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让BIM软件自动完成复杂的计算工作。模型如有变化,计算结果也会关联更新,从而为设备参数的选型提供正确的依据。

例如某国际中心项目的冷水机房,施工方根据机电深化图纸建立BIM安装部分的模型,然后结合土建图纸进行碰撞检查,在设备层,因为各种构件和管线相互交错,结构复杂,碰撞问题频现,最后发现258处碰撞点,其中有17处是必须进行改正的。如图3.12。

45

图3.12 碰撞及其二次优化设计后对照图

Fig.3.12 Control chart after collision and its two optimization

资料来源:整理收集

以往涉及复杂的机电管线施工方案的优化修正需要耗费很大人力和时间,而且讨论方案时常常出现沟通矛盾和障碍,而本项目冷水机房的方案总共进行了6次修正,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二次优化的BIM模型组建只需要花费9小时的时间。

3.4.3基于BIM虚拟施工的方案比选和4D进度控制

通过模型提前预知施工难点,提出切实可行施工方案运用BIM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可以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发现本工程的重难点施工部位,按照场地特点、国家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将施工方案模型化、动漫化,直观地进行项目虚拟场景漫游,在虚拟现实中身临其境般地进行方案体验和论证[65]。基于BIM模型,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就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可视化模拟分析,按时间进度进行施工安装方案的模拟和优化。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在投标过程中,通过对施工方案的模拟,直观、形象地展示给甲方,让评标专家、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施工方案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

1.方案比选

基于模型的可优化性对设备布置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塔吊型号和位置。并可从模型

46

搜索更多关于: 基于BIM的施工方投标策略研究 - 图文 的文档
基于BIM的施工方投标策略研究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dh71ij1v2r4yj9c1zl_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