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何曼君第三版高分子物理答案(新版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1:41: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六章 作业

1、高分子形成晶态与非晶态聚合物,主要是高分子链的结构起了主导作用,因为结晶要求高分子链能伸直而平行排列得很紧密,形成结晶学中的“密堆砌”。影响因素:

(1)链的对称性。高分子链的结构对称性越高,越易结晶。

(2)链的规整性:无规构型的聚合物使高分子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都被破坏,这样的高分子一般不能结晶。在二烯类聚合物中,由于存在顺反异构,如果主链的结构单元的几何构型是无规排列的,则链的规整性也受到破坏,不能结晶。若是全顺式或全反式结构的聚合物,则能结晶。

共聚、支化和交联。无规共聚通常会破坏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从而使结晶能力降低甚至完全丧失。但是如果两种共聚单元的均聚物有相同类型的结晶结构,那么共聚物也能结晶,而晶胞参数要随共聚物的组成发生变化。如果两种共聚单元的均聚物有不同的结晶结构,那么在一种组分占优势时,共聚物是可以结晶的,含量少的共聚单元作为缺陷存在于另一种均聚物的结晶结构中。但是在某些中间组成时,结晶能力大大减弱,甚至不能结晶,比如乙丙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的各嵌段基本上保持着相对独立性,能结晶的嵌段将形成自己的晶区。

支化使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受到破坏,降低结晶能力,交联限制了链的活动性。轻度交联时,还能结晶,例如轻度交联的聚乙烯和天然橡胶。随着交联度增加,聚合物便迅速失去结晶能力。

分子间力也往往使链柔性降低,影响结晶能力。但是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时,则有利于结晶结构的稳定。 2、

3、V?1.42cm?2.96cm?0.51cm?2.14cm3

m?1.94g; ??m1.94g??0.905g/cm3 3V2.14cm聚合物比容V=1/?=1.105cm3/g

5cm/3 查表,聚丙烯 ?c?0.9g

?a?0.8g5cm/3???a0.90?50.85fcv???0.55?c??a0.9?50.85fcw?va?v1/0.8?51/0.905??0.577va?vc1/0.8?51/0.95

4、查表知,?c?1.46g/cm3,?a?1.33g/cm3 fv???a??1.4?01.c??30.5383

c??a1.46?1.331 fw??1a?(???a)?cc?1?1?(???1.46?0.07?0.13?0.562

?c?a)?1.40a?c

5、由大量高聚物的?a和?c数据归纳得到?c?a?1.13,如果晶区与非晶区的密

度存在加和性,试证明可用来粗略估计高聚物结晶度的关系式??Va?1?0.13Xc

解:XV????ac?

c??aXV?a?1??a?1??c????1?1.13?1?a?10.13

ca?∴??Va?1?0.13Xc

由题晶区和非晶区密度存在加合性,则

??fvc?c?(1?fvc?)a ???fv?cv.1fv c?1?fc?1?0c3a?a

6、根据下表列出的聚乙烯晶片厚度和熔点的实验数据,试求晶片厚度趋于无限大时的熔点T0m。如果聚乙烯结晶的单位体积熔融热为Δh=280焦耳/厘米3,问表面能是多少? l(nm) 28.2 29.2 30.9 32.3 33.9 34.5 35.1 36.5 39.87 44.3 Tm(℃) 131.5 131.9 132.2 132.7 134.1 133.7 134.4 134.3 135.5 136.5

解:T0?2??m?Tm??1?el?h?? 以Tm对1l作图,外推到1l?0,

48.3 136.7 0?145℃ 从截距可得到Tm从斜率可求?e?1.28?10?5Jcm2

2?e2?eTm01Tm?Tm(1?)??Tm0

l?h?hl01 由给出数据,以为横坐标,Tm为纵坐标作图,截距即为Tm0。曲线方程为

l13813713613513413313213100.010.020.030.04系列1线性 (系列1)y = -381.53x + 144.91R2 = 0.9737

y??3.8?10?5x?144.91,R2?0.9737 Tm0?144.91?C

2?eTm0???3.8?10?5

?h381.53?h3.8?10?5?280所求表面能?e???3.67?10?5J/m2 02Tm2?144.91

11R?0?7、

TmTm?Hu??6?1/2??21??????????/n? ?n???2??????K5?Hu=4.18kJ/mol Tm0?28?C?301.1,

假设单体分子量为100g/mol,

n=6000/100=60;伸长率?=4,

1/2?118.3?1?4?6 ???4?????Tm301.154180?60?????24???/?21?6?0 ??4 试样拉伸4倍时的熔点Tm?459.84K?186.69?C

假设单体分子量为68g/mol,(异戊二烯单元)

n=6000/68=88.2;伸长率?=4, 则Tm = 427.7 K=154.7 oC

8、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中一种室温时是橡胶状的,一直到稳定降至约-70℃时才变硬,另一种室温时却是硬而韧又不透明的材料。试解释它们内在结构上的差别。

解:前者是无规共聚物,丙烯上的甲基在分子链上是无规排列的,这样在晶格中难以堆砌整齐,所以得到一个无定形的橡胶状的透明聚合物。

后者是乙烯和有规立构聚丙烯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的长嵌段堆砌入聚乙烯晶格,而丙烯嵌段堆砌入聚丙烯晶格。由于能结晶从而是硬而韧的塑料,且不透明。

错误分析:“前者是交替共聚物”。交替共聚物的结构规则性也很好,也易结晶。

9、均聚物A的熔点为200℃,其熔融热为8368J/mol重复单元,如果在结晶的AB无规共聚物中,单体B不能进入晶格,试预计含单体B10%mol分数的AB无规共聚物的熔点。如果在均聚物A中分别引入10.0%体积分数的增塑剂,假定这两种增塑剂的x1值分别为0.200和-0.200,Vu?V1,试计算这两种情况下高聚物的熔点,并与上题结果比较,讨论共聚和增塑对熔点影响的大小,以及不同增塑剂降低聚合物熔点的效应大小。 解:杂质使熔点降低的关系是

11R?0??XB TmTm?Hu XB——杂质的mol分数

单体B 10%,可见为杂质,∴XB?0.1

0?473?K ∵纯单体A的熔点Tm ?Hu?8368Jmol重复单元 R?8.314JK?mol

何曼君第三版高分子物理答案(新版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e1n2rg551xu1x81h7m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