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高尚的人格,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扎实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明显增强。坚持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心环节,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宣传了李文祥、谢延信、洪战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起到了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
“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积极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积极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以文交友、以文招商,中原文化的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一个蒸蒸日上、正在崛起的新河南展现在国人世人面前。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中原系列行动”,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
33
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硕果累累,文化产业亮点纷呈,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省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十)汇聚天地之中群贤毕至共谋中原崛起国之方略,仰俯天地之大亿众一心合力华夏祖地理应先行。
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思路、大战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动作为、加强运作,组织召开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举办“中原经济区建设高层论坛”,国内一批顶级专家学者为中原经济区建言献策,起到了重要参谋作用。
组织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跟踪报道、深入解读,形成了全省共识,扩大了群众基础,产生了全国影响,为推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
围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等,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全媒体联动宣传,形成规模,造出声势,被誉为“一次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有益尝试”。
34
中原经济区从战略构想到“国之方略”,不到一年时间,速度之快、影响之广令人称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重要地位。
(十一)提升精神力量需要科学理论来武装。
思想是个总开关。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激励人民,用“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凝聚人心,形成推动河南改革发展的强大洪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成效。要充分挖掘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精神力量。
要着眼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实践,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充分发挥社科理论队伍“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
(十二)提升精神力量需要正确舆论来引导。
35
要把新闻宣传放到中原崛起的全局中来认识、来谋划,大力宣传河南的发展思路和优势条件,宣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生动实践,形成好的宣传导向,凝聚全省人民的共识合力,使新闻媒体成为第一信息源、第一监督源、第一疏导源、第一给力源、第一形象源。着力提高各级党委政府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具体利益、现实利益,把民生更好地体现在宣传报道之中。要以提高网上舆论掌控能力为重点,积极拓展媒体发展空间,强化新兴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十三)提升精神力量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
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宣传“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三平”精神,弘扬河南人民大局、大义、大仁、大气的优良传统,树立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