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总复习中考用重点题库(共262道题含答案和解析) 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用重点题库(共34道题含答案和解析)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答案:C 解析:(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时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右侧示数为5.25cm,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物体的长度为5.25cm﹣2.00cm=3.25cm。
2.下列给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四幅场景图。其中给出四项表述错误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物体的长度为3.40cm。 B.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铅笔的长度为52.5mm。 C.如图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1.45cm。
D.如图丁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金属球的直径为3.29cm。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会认、会看、会读刻度尺,也考查会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是比较综合地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记录数据的好题。
四个刻度尺分度值都是1mm,测量结果肯定记录到毫米的下一位,然后写清单位。
甲丙物体一端都在与0刻度对齐,另一端读数就是物体长度;乙丁物体一端不在0刻度处,记录结果应该是物体两端读书之差。
3.小明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测量的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针对这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A.尺没有与课本的宽边平行 B.尺的刻度线没有贴近课本 C.视线没和尺面垂直
D.这个刻度尺不适合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答案:D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要警醒“三看”:
一看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二看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三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少,也就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
(1)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2)视线要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 (3)记录数据由数字和测量单位组成。
在了解以上知识后,看清题意,让大家针对这个测量的情景来研究选项的说法哪个正确。 根据测量情景,我们结合刻度尺的使用不难发现,这个测量过程存在的错误挺多,如果把错 误都能指出来,对于解决本题就十分容易了。
A.观察如图的情形看出,尺没有与课本的宽边平行,这个说法非常正确; B. 观察如图的情形看出,尺的刻度线没有贴近课本,这个说法非常正确;
C. 观察如图的情形看出,视线没和尺面垂直,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说法非常正确; D.这个刻度尺就是学生日常学习用的直尺,量程远远大于书的宽度,适合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所以这个刻度尺不适合测量物理书的宽度说法错误的。正确答案是D 4.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1;2.87.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87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2.87cm. 5.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2
答案:2.80.
解析:起始端从0开始,只需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0开始,末端刻度值为2.80cm. 6.如图,圆锥体的高h为 cm
答案:3.22。
解析: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测量结果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图知,圆锥体顶端三角板对应的刻度为1.78cm,圆锥体底部对应的刻度为5.00cm,所以圆锥体的高为h=5.00cm﹣1.78cm=3.22cm。
7.如图所示的刻度尺量程是_____cm,红色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答案:0——20cm,8.62.
解析:解决用刻度尺测长度关键要找准0刻度、分度值和量程。对于物体开始端点在0刻度问题好解决,对于不在0刻度,要找准物体在刻度尺上的起始刻度和末端刻度。然后按照规则就是观察读数和记录。量程就是刻度尺最小刻度与最大刻度之间(包括端点刻度值)。 待测物体的长度可以看作由以下两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第一步读出整数部分的数值即八个大格,每个1 cm,共8 cm; 第二步读出小数部分的数值即六个小格,每个0.1 cm,共0.6 cm;
将整数部分的读数和小数部分的读数相加即为待测物体的长度是8.6cm。 但是,精确测量时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终答案是8.62cm
8.在如图所示机械停表中,根据指针指示的位置,读出该表的示数为_______。
3
答案:1分10.8秒
解析:机械秒表读数问题是难点。要知道在读大表盘的读数时,一般没有估读,读数只读到大表盘的最小分度值,因为机械秒表是靠齿轮转动,指针不是连续的转动,而是在跳动,它不可能停在两小格之间.多训练这方面知识是解决问题突破口。
首先要观察小刻度盘的分度值和量程,再观察大刻度盘分度值和量程。分针刚过1分钟(没过半分钟),秒针按前半分钟读数为10.8秒,所以该表记录的时间为1分10.8秒。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在美轮美奂的光彩中,冰上少年与智能机器人随音乐共舞。20多台机器人动作整齐划一,精准优美,和炫舞少年相得益彰。关于正在表演的机器人和冰上少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弯道滑行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机器人在冰面上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
C.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滑行中的机器人是运动的 D.相对于自己的溜冰鞋,滑行中的少年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A.机器人在弯道滑行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错误,运动方向改变; B.机器人在冰面上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错误,地球上的物体受重力的作用; C.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滑行中的机器人是运动的,正确。
D.相对于自己的溜冰鞋,滑行中的少年是运动的,错误,自己相对于溜冰鞋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
2.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选择参照物是十分重要的。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开车司机是运动的 B.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地面作为参照物 C. 小军骑摩托车匀速通过一座桥,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是静止的 D. 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时,以行人为参照物,交通信号灯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A.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开车司机相对汽车的位置不变,我们说司机是静止的。所以A选项的观点错误; B.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如果选船作为参照物时,船和山的位置发生改变,山是运动的。诗人如果选地面作为参照物时,地面和山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山是静止的。所以B选项的观点错误;
C. 小军骑摩托车匀速通过一座桥,以摩托车为参照物,小军与摩托车的位置不变,我们说小军是静止的。所以C选项的观点正确;
D. 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时,以行人为参照物,人与灯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交通信号灯是运动的。所以D选项的观点错误的。
3.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上”)的。 答案:人;运动。 解析: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背着书包上学,我们以人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没发生改变,因此书包是静止的;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书包是运动的。
4.小明50m跑测试的成绩是8s,他的平均速度是6.25m/s;他在跑的过程中相对跑道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