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习题:5开辟新航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16:31: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一些西方史学家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作“勘察的时代”||。推动这一时代到来的最基本因素是( ) A.《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 B.世界各大洲联系日益加强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西欧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解析:“勘察”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推动西欧国家进行这些活动的经济根源||,也是最基本的因素||。 答案:C 2.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题目的关键信息是“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此时||,西、葡两国与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商业资本都不发达||,都有金银需求||,C、D两项错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大西洋沿岸国家||,西、葡两国没有地理位置优势||,B项错误||。西、葡两国热衷于海外扩张||,王室将探索新航路作为王室扩张的表现||,这是其他西欧国家所缺乏的||,故A项正确||。 答案:A 3.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你”所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 A.迪亚士 C.达·伽马

B.哥伦布 D.麦哲伦

解析:由电影标题《1492:征服天堂》可判断其含义为1492年||,航行成功;“没有看到东方”指航行没有到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东方||,这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但是没有到达最初的目的地东方相符||。 答案:B 第1页/共5页

4.某历史老师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民生活 B.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来了屈辱、灾难和落后 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D.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连接

解析:社会史观研究的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故A项正确||。B项是革命史观||,C项是全球史观||,D项是文明史观||。 答案:A 5.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殖民扩张

D.晋商、徽商出现

C.中国手工业发达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提供的时间“1572年”||,此时欧洲的航海家已经开辟了新航路||,他们将从美洲掠夺的大量金银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新航路的开辟是双方贸易发展的先决条件||。 答案:A 6.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价格指数 1475 100 1521 167 1555 270 1558 370 1559 407 1595 515 1597 685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解析:表格中提供的数据显示||,英国物价猛涨||。从材料中提供的时间来看||,这种变化始于15世纪后期||,这正好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金银流入欧洲||,造成欧洲金银贬值||,物价猛涨||。 答案:A 7.有学者说||,15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二是“发现了新大陆”||。这两个“发现”( )

第2页/共5页

A.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 B.都体现了对欧亚贸易的垄断 C.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 D.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形成

解析:两大航海成就“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这一说法缺乏历史依据||,A项错误;美洲的发现与垄断欧亚贸易没有联系||,B项错误;欧亚大陆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存在联系||,只是联系较弱||,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亚欧贸易的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促进了美欧贸易的发展||,都是商业革命的范畴||,故选D项||。 答案:D 8.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商业交流||,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商业交流逐渐频繁||,这表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选B项||。 答案:B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1英里=1.61千米)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嘱

(1)哥伦布为何“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据以上材料||,分析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3)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中有何重大发现和成就?

参考答案:(1)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的通商要道||,征收重税;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

(2)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建立海外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

第3页/共5页

(3)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二、能力提升

1.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解析: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大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从而导致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局限于“某一局部”||,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1600年前后||,世界经济重心开始从地中海地区向大西洋沿岸转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观点)这一历史过程||,简单地说( ) A.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B.世界大战将经济重心推离欧洲

C.英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D.由此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业革命”||,欧洲贸易重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西洋地区的欧美国家确立了在世界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世界经济重心||。故选A项||。 答案:A ★3.法国米歇尔·波德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中指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解析: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只体现出对西欧的影响||,不符合题干“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的意思||,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贸易||,开辟了西方殖民者对世界的掠夺||,故B项正确;资本输出属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略的特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是在17~18世纪||,与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第4页/共5页

4.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十五六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参考答案:(1)答案一: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答案二: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答案三: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立场”)||。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第5页/共5页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习题:5开辟新航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kqr2bh969y6ym8c7oz9pugm7qng700f1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