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流量减小 B.植被破坏 C.地壳抬升 D.地壳下降 14.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上游拆除水坝 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 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亚当桥是马纳尔岛与拉梅斯沃勒姆岛之间一连串低于海平面的石灰岩暗沙,曾经有好多拱形石桥相连接。随着最后一片连陆的拱桥倒塌,亚当桥已经名不副实。马纳尔岛(现已与斯里兰卡相连)面积50平方千米,该岛干燥、荒芜。据此完成15~16题。
15.致使亚当桥最终倒塌的作用最可能是( )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海浪作用 D.风力作用 16.亚当桥( )
A.两侧岛屿形态受东北季风带来的海浪侵蚀明显 B.暗沙的堆积将向垂直盛行风向的两端延伸
C.季风导致的风浪减缓了暗沙的堆积 D.走向主要受地壳运动方向的影响 涪江发源于岷山北坡,是嘉陵江的最大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在山前形成冲积扇。下图为涪江冲积扇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质构造分布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涪江受该地形地质影响,形成了多级冲积扇,下列关于断层F与冲积扇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顺序正确的是( )
A.Q1—Q2—Q3—F B.Q2—Q3—F—Q1 C.Q1—F—Q2—Q3 D.Q1—Q2—F—Q3 18.某同学根据河流沉积作用的变化规律,推断图中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合理的是( )
A.Q1>Q2>Q3 B.Q3>Q2>Q1 C.Q1=Q2>Q3 D.Q2>Q3>Q1 19.相对于冲积扇Q1,图中冲积扇Q2更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洪涝 D.旱灾 下图为西秦岭武山盆地构造剖面简图。据此完成20~22题。
注:石英砂岩和板岩均为变质岩。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 20.图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
21.该盆地可能发生岩浆侵入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甲处不整合面上砾石可能来源于( )
A.板岩 B.石英砂岩 C.石灰岩 D.砂砾岩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等特点。右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海岸滩涂面积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23~25题。
23.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沉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洋流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24.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 C.有机质含量低 D.盐碱化程度高
25.围垦滩涂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淡水供应增多 C.河口泄洪不畅 D.海岸防潮能力增强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干旱指数示意图。据此完成26~27题。
26.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27.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2019·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鄂尔多斯高原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将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的相对竞争系数(如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据此完成28~30题。
28.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