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质帮助权: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这项权利的保障: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12、关于文化教育权利: (1)受教育权:
(a)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b)宪法赋予公民受教育权的原因: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火国家的未来。
(c)相关举措: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文化权利:
(a)包括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b)宪法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13、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第二部分 依法行使权利
1、为什么说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 答:(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4)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
答: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3、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遵守正当的程序有何意义?
答: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4、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答: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5、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该怎么办?
答: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6、协商的方式:
(1)特点: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2)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日常生活中权益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3)具体方法: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得纠纷得以解决。 7、调解的方式:
(1)具体方法: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2)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8、仲裁的方式:
(1) 适用于: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
(2)特点: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资源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9、诉讼方式:
(1)公民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2)三种诉讼的使用
①民事诉讼——在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争议时;
②刑事诉讼——在人身权、财产权等被侵犯时,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③行政诉讼——在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时。
第 四 课 公 民 义 务
(一)公民基本义务
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答: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公民为什么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表现在哪里? 答:(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要求(表现):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 3、遵守宪法法律,我们应如何做? 答:(1)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4、关于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1)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答: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5、关于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1)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3)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利益。 6、依法服兵役
(1)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2)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7、关于依法纳税的义务
(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违法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依法履行义务
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答: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之,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