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指名读古诗。 3.品读古诗,抒发情感。
(1)引导学生发现画和古诗的区别,理解诗句的含义,品读梅花的品格。 (2)指导学生读出梅花的坚强、勇敢。 4.巩固深化、升华情感。
(1)提问:了解了梅花的品格后,你能不能夸一夸梅花呢?
(2)由梅花引出顽强不屈的品格。指导学生能根据画多方式背诵古诗。 5.课外延伸。
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心里的梅花。 二、我爱阅读
《企鹅寄冰 》(原文见课本第14页) 1、听音视频范读,跟读,自由读。 2、想一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随着温度的变化,冰可以变成水,水也可以变成冰。) 三、快乐读书吧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没头脑和不高兴》。 2.阅读交流,了解人物。 (1)师生交流故事人物和情节。
谁是没头脑?文中的没头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没头脑做了哪些没头脑的事情呢? 这个不高兴为什么叫不高兴呢?不高兴又做了哪些不高兴的事情?
(2)学生说说自己的读后感:你喜欢这两个主人公吗?你从他们身上明白了什么? 3.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1)看封面,找作者。
26
(2)学生猜测想象:能写出这么幽默的书的人,你觉得会是个怎样的人呢? (3)课件出示作者画像,介绍作者和作者的其他作品。 4.角色表演,激活兴趣。
(1)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
(2)评出“最佳表演小组”和“最佳小演员”。 5.回顾总结,延伸阅读。
(1)你还看过哪些有趣的童话故事? (2)学生互相推荐书单
(3)老师推荐书单:《笨狼的故事》《苹果树上的外婆》 《没头脑和不高兴》《木偶奇遇记》 《标点符号历险记》
27
28
第二单元
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本组教材就是以“儿歌”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编的一首首儿歌都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魅力,也让我们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学习儿歌,从儿歌中感受快乐和学习知识吧!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查字典”“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 场景 歌 内容简说 作者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作者以儿歌的形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树的名称及其特点,让儿童在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学会认识各种树的名称,辨别树的种类。 作者通过趣味的游戏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新奇的动物世界,借儿歌介绍了各种动物的名称和特征,提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的观点,蕴含了我们要保护动物的深刻含义。 树之 歌 拍手 歌 29
作者通过趣味的游戏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新奇的动物世界,借儿歌介绍了各种动田家 四季歌 物的名称和特征,提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的观点,蕴含了我们要保护动物的深刻含义。
1.会认6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场、了、只、绿、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多次朗读课文,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趣味,从儿歌中获得启迪和思考。
4.培养学生对儿歌的兴趣,收集儿歌并从儿歌中学习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会认6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学习28个生词;掌握多音字“只、绿、处、场、了”。 2.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乐趣,在儿歌的轻松氛围下识字,从儿歌中学习知识、获得感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理解儿歌内容和体会儿歌形式。
1.《场景歌》………………………………………………………… 1~2课时 2.《树之歌》………………………………………………………… 1~2课时 3.《拍手歌》………………………………………………………… 1~2课时 4.《田家四季歌》…………………………………………………… 1~2课时 语文园地二…………………………………………………………… 1~2课时
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