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西南宁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2:12: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录入:李长安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禁锢(gù) 滑稽(jī) 一气呵成(hē) ...B.伫立(zhù) 陨落(sǔn) 怏怏不乐(yàng) ...C.泯灭(mǐn) 汲取(jí) 鲜为人知(xiān) ...D.尴尬(jiè) 点缀(zhuì) 心旷神怡(yí)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拮据 消声匿迹 齐心协力 B.匀称 袖手旁观 提心掉胆 C.造型 骇人听闻 前仆后继 D.馈赠 获益匪浅 格尽职守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目前,八桂大地上一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着。 ....

[来源:Zxxk.Com]B.“神十”飞天,王亚平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叱咤风云的太空公开课。 ....C.中国女排聘请家喻户晓的郎平担任主教练,目的是使这支劲旅走出低谷,重振雄风。 ....D.调查数字显示,南宁市样本学校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达25%,这真是触目惊心。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书 很重要,专家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 B.从雅安地震、俄克拉荷马州龙卷风等大量事实中,说明环境灾难时没有国界的。 C.地铁一号线正在紧张施工,谁也不会否认将来不会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 D.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南宁上映,许多学生闻讯纷纷前来观看。 5.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为倡导节约新风,食堂贴出标语:“一饭一蔬,来之不易;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B.赵明不小心弄坏了李强的新书,李强对他说:“你简直像只老鼠,啃书真给力!” C.在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一把拉住那个要闯红灯的人:“你色盲啊?连红绿灯都不分!” D.黄老板的女儿在绘画比赛中获了奖,他逢人便说:“令爱真不赖,为咱长了脸!” 6.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虽然没有那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那繁荣茂盛的绿,

;人们臵身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充满年轻的激情和活力。正是因为如此,解体案绿叶

无穷碧的夏日枫林更值得赞美。

① 透露着的却是一种苍劲的风骨 ②涌动着的却是一种青春的朝气 ③奔腾着的却是一股向上的力量 ④展现着的却是一种优美的情韵 A.②①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儒将形象,他因此成为读书喜爱的智者化身。 B.“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情感”,正因为法布尔喜欢赋予昆虫人的情感,《昆虫记》才让读者如此痴迷。

C.收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冰心写出了“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明白晓畅、晶莹明丽的哲理短诗,赞扬了母爱的伟大。

D.《骆驼祥子》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他在北京拉洋车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无情地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 8.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上阕先用“异”字总写边塞秋景与内地的不同,然后以大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

B.“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这一句反映了当时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

C.下阕首句写将士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旷日持久;“燕然未勒”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得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情激情与思乡之苦交相融会,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有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壮族“干栏”

① 壮族村寨依山傍水,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干栏”(如下图)即是壮族最

具代表性的民居。

② “干栏”一次是壮语的音译,“干”是

“上面”,“栏”是“房屋”,连起来就是“上面的房子”。其意与文献所记载的“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相符。

③ “干栏”的建造形式多样,因地制宜,

一般分为全楼居住式、半楼居住式、地居式三类。全楼居住式多见于比较

偏远的山区;半楼居住式常出现在丘陵、半山区;地居式多见平原地区。无论哪种居式,都分上层、下层和楼阁三个部分,在层与层之间用木梯连接,上下非常方便。上层为居住层;下层架空,专门用来圈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楼阁在上层的顶部,多用来储存粮食。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以增加使用面积。 ④ 至于“干栏”的建造原理,虽然古籍上没有专门的论述,但相关的文献也能让我们悟出

其中的道理。《太平寰宇记》有曰:“构木为巢,以避瘴气。”张华的《博物志》说:“南越巢居,避寒暑也。”更早的《韩非子》则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

鸟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可见,“干栏”这种建筑形式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二创造出来的。

⑤ 如同汉族地区的村庄一样,在悠久的历史中,壮族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干栏”居

住群落。这些群落是按家族、宗族相对集中居住的需要来布局的,通常根据地势的特点顺势伸展,错落有致,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⑥ 例如:从山脚到山腰依次排列若干个“干栏”,前后用带顶棚的飞桥连接起来,这往往

是一大家子几兄弟分别居住的院落,称为“串联式”;而如果只有两排“干栏”,中间留出通道,两端有围墙及院门,形成相对封闭的长方形院落,则透露出氏族社会的遗风,称为“并联式”;而“辐射式”则多见于较宽阔的山脚,常与“串联式”相结合,“干栏”自上而下展开辐射,中间留有石道,沿山坡直通家门。 ⑦ 在坡度较大的山脚,人们常将屋基垒成“梯田式”,每一级“梯田”横向排列出若干“干

栏”,平行伸展,上一排屋基与下一排屋顶齐平,形成了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 (根据《壮族通史》改写)

9.下列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数理顺序 10.下列对本文引用古籍资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引用古籍使文章更有说服力,通史也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B.第②段有壮语音译词的阐释,也有古籍的引用,都是对“干栏”进行解说。 C.第④段的三则引文,从不同的角度印证壮族先人创造“干栏”建筑的原理。 D.本文引用的古籍,都是四字句,语言平实,集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下列对文中“干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干栏”氛围全楼居式、半楼居式以及地居式三类,只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才发现。 B.“干栏”分成三部分,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存放农具和杂物,楼阁多储存粮食。 C.“干栏”民居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而创造出来的。 D.“干栏”群落有一家几兄弟居住的“串联式”,也有透露出氏族社会遗风的“并联式”。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干栏”就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

B.为了增加使用面积,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 C.“干栏”群落按家族、宗族聚居的需要布局,常依地势特点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D.“干栏”自上而下辐射,中间留有石道,形成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

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16-19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忆童稚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项为之强 以弱为强者 ..C.徐喷以烟 清风徐来 ..

D.观之,兴正浓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学而时习之 ..B.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战则请从 ..C.为之怡然称快 然胡不已乎 ..D.以丛草为林 不以疾也 ..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将“夏蚊成雷”联想成“群鹤舞空”的情景,并从中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B.文章最后一段的“捉”“鞭”“驱”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以大欺小、残忍粗暴的性格。 C.本文语言简洁,表现力强,“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流传至今,称为成语。 D.文章启迪我们:只要热爱自然,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就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2)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二)赵威后问齐使 ①②③④

齐王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赵威后:赵恵王妻。 ②发:拆封。 ③岁:年成,收成。④无恙:平安无事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 齐王使使问赵威后 使: (2)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 ..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A 1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

19.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2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若到江南赶上春,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 , 。

(6)请完整默写刘方平的《月夜》: , 。 , 。

五、综合题(共8分)

21.近期,有网友发现埃及卢克索神庙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被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的杰作,此事“晒”到网上后,引发热议。类似“刻字事件”在我国故宫、长城、泰山等著名景点也时有发生,反映出我们少数游客文明素养的缺失。

最近,班里要召开“文明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请你做好以下准备:

(1) 根据所给的上句,任选一组,续写下句。(2分) 上句:鸟过天空不留痕 上句: 一花一草皆风景 B

广西南宁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s6r4jx1j92i2p9mey92mdyx423a401cb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