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6 混凝土强度回弹平行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 编 号: 结构 类型 检测构件 及部位 检测部位 构件类型 □砌体承重 □混凝土结构 强度设计等级 龄期测 区 号 1 2 3 4 5 6 7 结构 层数 地上 层 地下 层 混凝土 类型 □ 自 拌 □ 泵 送 测区平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均值 水平 向上向下 侧面底面 L1= L2= mL= 水平 向上向下 侧面底面 L1= L2= mL= 形象 进度 测 量 角 度 水平 向上向下 浇 筑 面 侧面底面 碳 化 深 度 (㎜) L1= L2= mL= 强度换算值 仪器 型号 泵送修正值 最小值fcu,min: c 平均值mfcu: c 标准差sfcu: 推定值fcu,e: c 强度值(MPa) 修正后值 回弹值Ri (天) 编 顶面 L3= 最小值fcu,min: c 平均值mfcu: c 标准差sfcu: 推定值fcu,e: 最小值fcu,min: c 平均值mfcu: c 标准差sfcu: 推定值fcu,e: cc顶面 L3= 顶面 L3= 平行检验意见: □所检测构件强度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所检测构件中, 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需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 。 检测人员: 监理工程师 : 年 月 日 说明:1.检测部位一栏要注明检测的楼层和轴线。 2.监理人员在同养试块强度达到龄期后独立完成检验,并及时填写本表。 3.检测数量为每一楼层同一类型构件各不少于2个。
4.长度大于3m的构件,每一试件的测区数应不少于10个。
25
表2.7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平行检验 编号: 施工单位 结构层次 检测方法 构件 名称 结论: 实测梁 个构件 点,合格 点,最大偏差值 ; 实测板 个构件 点,合格 点,最大偏差 轴线 部位 建筑面积(M) 2监理单位 检测仪器 实测值 形象进度 □无损法 □局部破损法 目测有 无露筋 钢筋扫描仪型号: 是否平 行检验 层次 抽测人: 值 ; 共 个构件 点,合格 点,合格率 为 % ; 处理意见 :所抽测构件钢筋保护层抽测结果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需_____________ 。 质 检 员: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26
说明:
1、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量:自检为每层梁、板不少于10个构件,其中悬挑构件等主要受力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监理平行检验为每层不少于2个构件,其中一个构件为复核施工单位的自检。
2、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前,应全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出现漏筋和锈斑的构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分类抽取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检测。
3、梁类构件,应对梁底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4、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 -5mm。对于超过允许偏差的点应在实测值中“О”出;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5、当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且最大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1.5倍时判为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检验,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合格率为90%以上时,仍判为合格;对于检测不合格应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6、施工单位自检的,监理人员可不签字,监理平行检验的,施工单位人员也不用签字,但平行检验应由监理独立完成。
7、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板、墙、壳 梁、柱、杆 一 15 20 二A 20 25 二B 25 34 三A 30 40 三B 40 50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的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
且不应小于40㎜.
环境类别
表2.8 现浇混凝土构件尺寸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 □平行检验 编 号: 结构 类型 □ 砌体承重 □ 混凝土结构 结构 层数 设计值 地上 层 地下 层 允许偏混凝土 类型 □ 自 拌 □ 泵 送 形象 进度 检测结果 是检测构件及部位 测 点 值(mm) 27
检测项目 (mm) 楼层及 构件类型 轴线 部位 长×宽 差 (mm) 1 2 3 4 5 测点数 否平合格 合格率 最大 行点数 (%) 偏差 检验 尺寸(梁 柱 板 墙) +8 -5 - - - - 检测意见: □所检测构件尺寸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所检测构件中, 检测结果不合格,应对同一楼层同一类型构件加倍进行检验。 □经加倍检验 , 检测结果仍不合格,应按质量问题处理。 □ 。 检查人员: 年 月 日 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 说明:1、本表检测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现浇混凝土构件拆模后及时完成。
2.检测数量不少于以下规定:施工单位每一楼层同一类型构件不少于10个,监理单位每一楼层同一类型构件不少于2个。
3、检测方法:用钢尺量测。
4、柱和梁的尺寸应注明“高×宽”,如“600×400”。
5、每一根梁、柱检测两端和中部共三个点;每一块墙、板检测四个角和中间共五个点。
6、施工单位自检的,监理人员可不签字,监理平行检验的,施工单位人员也不用签字,但平行检验应由监理独立完成。
表2.9 轴线、层高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 □平行检验 编 号:
结构 类型 □ 砌体承重 □ 混凝土结构 结构 层数 地上 层 地下 层 混凝土 类型 □ 自 拌 □ 泵 送 形象 进度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