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活动课《传统节日》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流程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 传统节日呢?
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引 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 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
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演示课件)
(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我国还有哪些
]
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 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四、传统节日的传说。
1、问题: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 2、学生讲自己知道的传说。
3、请同学们查阅了解更多的传说故事。 4、小结:把这些传说故事课下讲给别人听。
[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对传统节日产生热爱的情感,并从中 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五、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 2、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展示。
[此环节体现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的精神。学生通过歌舞、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出自己
]
]
1/11
====== ====
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使课堂充满了和谐、愉悦的氛围,也使学生的个性爱好得到发展。
]
六、活动延伸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想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吗? 2、布置课下用不同的方式去研究。
[在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课学生去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七、结束 板书设计
春节(图)元宵节(图)春龙节(图)清明节(图) 传统节日
重阳节(图)中秋节(图)七夕节(图)端午节(图)
2/11
====== ====
综合实践活动课《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活动设计背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底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受西方文化的浸润,更注重西方的洋节,尤其是小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知道西方的许多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知道的却寥寥无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把“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在教材中。教材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丰富,结合本校实际设计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活动设计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知道人们在过传
统节日时各地的风俗。 2.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展示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
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