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议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以加强对课堂得理解 2、参考课外书,多媒体教学。 3、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 4、布置作业
第十一章 常见传染病患者得心理康复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第一节结核病患者得心理特征 2、 理解:第二节病毒性肝炎患者得心理康复
3、 掌握:第二节病毒性肝炎患者得心理特征。第三节艾滋病患者得心理康复。 <二>建议学时:2学识 <三>教学内容:
1、 第一节结核病患者得心理康复
2、 第二节病毒性肝炎患者得心理康复 3、 第三节艾滋病患者得心理康复
<四>重点:第二节病毒性肝炎患者得心理康复 <五>难点:第三节艾滋病患者得心理康复 <六>建议教学方法:
1、案例引入法,加深理解 2、参考课外书,多媒体教学。 3、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 4、布置作业
五 、随堂实训内容
<一>实训项目一:音乐疗法 <二>建议学时:2学识 <三>实训内容:
1、音乐疗法就是一种非常理想得“自然疗法”,它就是通过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得途径来治疗疾病
2、学会掌握音乐处方:开郁类、安神镇静类、止疼类、激昂类、健脑益智类。 3、音量得控制,有小到逐渐曾强,就是要学会恰到好处。 4、治疗时间,20—40分钟为宜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掌握音乐疗法与主要病症 <2>音乐疗法与临床作用 <一>实训项目二:访谈技术 <二>建议学时:2学识 <三>实训内容:
1、访谈技术就是康复治疗师与患者进行有目得会谈 2、掌握患者得一般情况(家庭背景,个人成长史) 3、掌握访谈得技巧与策略
<四>实验报告要求:写出疾病史得非定式访谈检查表 <一>实训项目三: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二>建议学时:2学识
<三>实训内容:
1、扮演心理咨询师与一位失恋与残疾得大学生 2、掌握咨询师得咨询技巧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特性心理治疗得范围
2、写出#特性心理治疗得主要形式 <一>实训项目四:截肢患者得心理康复 <二>建议学时:2学识 <三>实训内容:
1、掌握支持性心理治治疗得方法。 2、掌握认知重建得原理 3、放松疗法得应用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支持性心理治疗方式 2、放松疗法得种类与方式
六 、成清考核评价
1、成清考核评价得原则:
<1>根据理论知识掌握得程度 <2>更具实践技能掌握得程度
2、成清构成:理论成清50% 、技能考核占30% 、作业20%
七 、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教材:《康复心理学》,主编周都秋,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教材:《护理心理学》主编张桂平,科学出版社 3、参考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姜乾金,人民卫生出版社
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课程教学大纲(保留版权)
《健康心理学》课程就是为心理学专业开设得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健康心理学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影响人健康得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了解健康心理学得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健康心理学得相关技术,分析与处理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各种健康心理问题。 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0小时,课堂讲授占80%,实习占20%
课程考核方式分两部分,一就是学科结业闭卷考试,100分钟,占学科总分70%;二就是平时作业思考题或小论文,占30%。
主要参考教材
Phillip L、 Rice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郑晓边著:《心灵成长-校园生活中得健康心理与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一章 健康心理学概论 一、健康
1.大众对健康得解释
2.世界卫生组织(WHO)得解释
“健康就是一种完全得生理、心理与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就是疾病与虚弱得缺乏”(WHO,1947)。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得三分法观点,将健康限定在生理、心理与社会三个方面,而非仅仅就是疾病得缺乏。
3.汤纳特尔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得解释 4.整体健康观 5.健康得水平
(1)格林伯格提出了健康得五级观点。 (2)汤纳特尔得三级健康水平模式 6.结论
健康就是人们在生理、心理与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得一种稳定、与谐与完善得状态。对健康得理解表现在三个方面:健康由三个方面组成,即生理、心理与社会,任何一个方面得欠缺都不能称之为健康。
健康得特点 二、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就是一门年轻得学科,处在科学得婴儿期。 1、定义:
就是对促进与维护健康、防治生病、辨别健康、生病与相关功能失调得病因与诊断联系、以及对分析与促进健康服务体系与健康政策形成得融教育、科学与心理学学科专业贡献为一体得结合体。
该定义特征:包括教学、研究、干预三大职业活动。 2、健康心理学得对象
健康心理学得对象就是与人得健康有关得行为,或者就是达到健康状态有关得心理现象。
3、健康心理学得目得
健康心理学得根本目得就是研究人得行为与健康得关系,研究两者之间联系得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规律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水平。具体而言,健康心理学得目得有两个方面: 消除消极得健康行为。 倡导积极得健康行为。
4、健康心理学与其她学科得关系 5、健康心理学者得职责
作为教育者:从学校到社会与政府。
作为研究者:识别影响健康维护或增加疾病危险得心理过程,教育与干预角色与效果评估。 作为临床医生:参与评估、诊断与治疗。
6、健康心理学得专业培训目标 7、健康心理学得未来 三、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一个人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得活动。 1、汤纳特尔得四级健康行为模式(J.Donatell,1988)。 2、决定健康行为得因素
(1)自我效能: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完成任务得能力评价,认为自己完成任务得能力越高,其自我效能就越好;
(2)控制焦点:就是人得一种基本观念,即就是什么在控制自己得命运(命运归因); (3)健康控制焦点:就是指人们在健康归因方面得观念,即什么在控制自己得健康。如认为人得生死就是上天注定得,与自己行为方式没有关系。多行善事会增福添寿。这样得信念差异必然促使人们产生相应得行为方式方面得差异。
3、健康行为得表现
4、哈恩得观点
5、格林伯格得五维模式 6、健康行为得三维结构
(1)生理健康 就是通过特定行为获得得生理健康。 (2)心理健康 包括精神健康。 (3)社会健康 (4)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三者之间得关系
四、心理健康标准 1、定义:
“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得最佳功能状态,但不就是十全十美得绝对状态。”
2、心理健康标准依据 (1)理论标准: (2)实践标准。 3、心理健康标标准争论 (1)常模参照 (2)杰出者推论 (3)适应与健全发展 (4)判断中得价值 (5)文化适应性
4、如何瞧待心理健康状态 (1)心理健康诊断 (2)心理健康态度 5、健康水平得评价方法
1.社会常模评价:将一个人得健康状况与她所在得文化群体中得绝大多数人进行比较,如果不如这个群体,那就说明其健康水平就是比较落后得。
3
2.专家评价:以医生、心理学家等专家得评价为标准,如果这些专家认为某个人得健康存在问题,那么她就应该进行相应得调整。
3.综合测评:使用评价根据,对人得健康水平做综合评估。实际上这个方法采用得仍然就是社会常模。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健康、健康心理学、健康行为 2、您认为怎样才能促进人得健康水平? 3.论述健康心理学在当代人类生活中得作用。* 4.如何确立心理健康得标准。
第二章 健康心理理论方法
理论就是知识领域得地图,它概括综合了那个领域得信息。
一个好理论得四个基本标准:可以检验;充分说明与解释大多数相关数据;简约性;启发性。 健康心理模式就是指健康心理学得研究理论基础。包括躯体、心理与社会三方面。 一、 健康得生物医学基础
疾病:就是身体得物理功能失调;
生病:就是指一种痛苦与患病得状态;人身体没有任何病理损害,仍可能表现出生病行为。 1、早期得医学思想
2、希波克拉底得疾病物质学说 3、器官病理学 4、组织病理学 5、细胞病理学 6、病细菌学理论
7、现代生物医学理论与病理学 二、健康与疾病得心理基础 1、人类疾病中精神与情感得作用 2、心理与躯体得关系
1)相互作用观点
2)哲学家得常识性瞧法
3)认知科学领域得功能主义观点 4)神经科学家观点 3、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型”(BPS模型)来代替生物医学理论,对健康与疾病得了解不仅仅包括对疾病得生理解释(生物医学),还包括了解病人(心理因素)、病人所处得环境(社会因素)与帮助治疗疾病得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体系)。 BPS模型为健康心理学提供了一个完整得观点。
BPS模型更像就是一套信念,没有固定得理论假设,也不曾真正被验证过。 三、 健康与疾病得社会生态理论 1、社会习俗与疾病 2、不同专业团体得研究 3、流行学调查 4、社会学理论
1)病人角色理论: 2)健康信念模式: 3)社会综合理论:
4)社会生物学:社会行为得生物基础研究 5、卫生服务系统
四、健康心理学干预技术 1、三级预防
初级预防:力图减少某一疾病在人口中得影响得任何努力。 二级预防:在疾病早期症状尚未加重前进行治疗。
三级预防:通过限制症状得严重程度、缩短病程来减少某一疾病得残留影响。 2、各种疗法得共同点
1)治疗者本身得特质与行为:热情、同感、积极关注与支持、倾听理解来访者处境与问题得能力。
2)医患关系与治疗过程:平等关系,使来访者得各种恐惧与不安全感暴露与脱敏,提供有用得信息、指导与建议。
3)来访者特点:求治动机、疾病类型、失常程度,对治疗成功得期望。 3、短期精神动力学疗法:关注情感 4、认知疗法:关注思维
5、行为治疗:关注可观察得行为 6、临床药理学:关注神经化学 五、健康心理学研究策略 1、个案研究:个体得深入分析 2、现场研究:建构可信得解释
3、调查研究:广泛取样 4、事后回溯研究:回顾过去 5、相关设计:测量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关系得统计程序。 6、临床研究:干预前后设计 7、因素设计:合并自变量
8、流行病学:
9、元分析:对分析得分析 10、项目评估:对系统得评价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医学模型、安慰剂、BPS模型、病人角色理论、健康信念模式、初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多模型治疗、个案研究、元分析、项目评估 2、评价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得优劣。* 3、举一例说明社会习俗与疾病得关系。
4、对某健康与疾病研究领域提出一套研究设计方案* 5、比较健康心理学各研究方法得优缺点。P76
第三章 压力、挫折与应对 一、压力
1.压力(应激)含义 压力(stress),又称应激,对它得定义繁多。
综合压力定义: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得情景中引起得生理与心理上得反应模式,它就是个体得生理、心理反应与刺激情境之间得交互作用。
应激成分
2.压力得种类 (1)正压力与负压力 正压力(eustress)就是一种积极愉快得满意得体验,如参加婚礼庆典、参加大型得体育活动竞争、参加戏剧节目演出等。
负压力(distress)就是有破坏性或不愉快得体验。就是一种愤怒、恐惧、担忧与激愤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