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
6、受地形的影响:漂流短小,落差大,水能丰富;自东向西流。(不修建东西方的铁路:地形影响)
7、矿产分布:台湾山脉西部多产铁、石油,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硫磺矿,东侧有铜、铁。
8、工业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西区(西部开发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9、主要城市:台北: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高雄: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其临海工业区是
台湾最大的工业区。
新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摇篮(硅谷) 台南: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 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黑龙江中北部的小兴安岭,亚洲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有“红松之乡”之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 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 范围:黄土高原垮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第二阶梯) 华北平原北部;北京的西、北两面为太行山和长城,东临渤海湾、南面是千里中原 40°N 116°E 自然环境 小兴安岭纬度高较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夏季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高,山地、冬季寒冷,与热同期,降水集中、形成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温暖,降水集中暴雨;地势平缓,略有起伏。 夏季,蒸发小,总体湿润,适宜林木生长。(温带季风气候) 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建筑:窑洞 音乐舞蹈:信四通八达(森林火车) 天游、腰鼓 服饰:白羊肚巾(防风沙) 语言表达:高嗓的民歌 饮食习惯:面食 文化:皮影戏、秦腔 长期过量开采,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对林下野生菌和药材进行毁灭性挖掘,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裸露的黄土在雨水和漂流的强烈冲刷下大量流失,是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原因: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裸露,降水多集中夏季 人为原因:毁林开荒,滥砍滥伐、封官许愿放牧等 作为首都,北京是国家机关所在的,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故宫:清明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群建筑 鸟巢:国家体育场 胡同、四合院:北京的古建筑 人文环境 存在问题 (北京例外) 改进措施 1、 抚育并合理地经营与管理森林 2、 模仿森林自然发育来采伐森林 3、 建立红松自然环境保护区 4、 新的经营方式:把木材的枝丫、断木等剩余材料加工成雪糕棒;用锯末栽种木耳 植被:多是针叶林,红松是世界上珍贵树 1、 造林种草 2、 退耕还林 3、 建立拦泥沙、坝淤地工程 4、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 重要提示 黄土高原的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黄土高原又称“鸦金高原”) 燕、金、元、明、清 北京最早成为“蓟” 第二课 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比较点 自然环境 水乡孕育的城镇(太湖地区) 位置:长江三角洲的南缘 平原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灌溉条件优越,封肥沃,农业高产地区,四通八达的水路贸易提供了便利 富庶的四川盆地(四川 位置: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 地形:盆地内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气候:冬暖、春早、夏热、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文环境 主要城市:无锡、苏州、上海、嘉兴、都江堰水利工程 农业:我国重要的农杭州、湖州等 “太湖三白”(银鱼、业基地 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籽 白鱼、白虾)、快船、“过三桥” 畜牧产品:肉猪、家禽 特色:水 房屋特点:临河而建,“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古镇:盛泽、南浔、周庄、西塘、乌镇等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广东省) 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和、毗邻港澳,与东西亚隔南海相望 地形:平原广阔(珠江三角洲)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农业: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 工业:区位因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南海相望;人文因素:著名侨乡,引进外资;政策因素:对外开放 工业:家用电器、纺织和服装、电子及通信设备等 贸易:通过港澳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 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紧密合作、优势互补 丰富水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天然气、芒硝、井盐“千年井盐:自贡” 野生动植物资源:大熊猫、金丝猴、雪豹、桫椤等 巴蜀文化:川剧、川菜 我国经济中心(上海) 位置:东海之滨,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枢,扼长江入海口 地形:地势平坦,湖泊众多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 交通:河港、海港,京沪线,沪杭线在此交汇,海陆共交通枢纽 浦东新区:浦东的经融业(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高科技产业(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的经济增长点 上海经济的辐射效应 1、 国际金融中心 2、 高科技园区 3、 制造业中心 4、 航运中心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比较点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课 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比较点 位置 自然环境 丝路明珠(新疆) 位置:我国西北部 地形:高山与盆地相间(三山峡夹两盆) 三山:阿尔泰、天山、昆仑山脉 两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沙漠连绵 坎儿井:原理:将高山冰雪融水经过暗渠引到农田里 组成:竖井、暗井、明井、池塘 优点:免云运水之劳,减少水的蒸发 意义:与横亘东西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我国最长的地下水灌溉系统,有“地下运河”之称 绿洲农业: 分布: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部分的沿河地区 条件:有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高山冰雪融化水可用于灌溉 不利: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沙漠广布 农作物:小麦、哈密瓜、棉花(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葡萄(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 草原风情(内蒙古自治区) 位置:内蒙古地区 地形:高原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植被:东部较湿润的森林草原,向西逐渐过渡到半干旱的草原和干旱的荒漠 衣:蒙古袍(适合马背活动,抵御寒冷) 食:牛羊肉和奶制品(白食、红食、茶食) 住:蒙古包(搭建和白拆卸省力简洁) 行:骑马 娱:建达慕大会、长调、歌舞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新疆中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邻国最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尔斯坦、印度、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人文环境 新疆最大的商品基地,中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集散地,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乌洽会到中国——亚欧博览会 民族风情:大巴扎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草原文化 引进了先进生产线和管理办法,对畜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建立了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基础的畜牧业基地,还打造了以羊绒、羊毛为基础的毛纺工业基地,等等。草原上的人们逐渐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地理位置优越——亚洲地理中心,邻国众多,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窗口 交通便捷——①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网②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贯通使其在中国西部乃至中亚经济发展中地位增强 第四课 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比较点 自然环境 海拔最高的牧区(青藏高原) 高原圣域(拉萨) 位置:青藏高原,包括青海省和西藏位置: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自治区 北岸,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地形:高原 气候:冬无严寒,夏季冷爽 气候: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旱”,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 植被:草原(牧草营养成分高) 牲畜: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 农:藏袍(适应昼夜温差大) 食:牛羊肉、奶制品 住:帐篷 交通:牦牛、青藏铁路 “日光城”: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 宗教:藏传佛教 宗教建筑:布达拉宫、大昭寺 传统节日:香顿节 近况:现货化建筑与传统建筑交相光辉印 人文环境 综合探究六 如何开展初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
1、描述家乡的基本点:
基本自然地理特点,如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等。 经济特点:如主要的物产及其分布。
人文特点:如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教育科技、著名人物。 2、社会调查方法
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调查法 3、调查步骤 (1)确定主题 (2)拟定提纲 (3)实施调查
(4)撰写调查报告
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 规则的演变
一、规则之“源”
1、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和修正。规则的废立与沿革折射着生活的变化。
2、规则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为了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产的质量。
3、规则的存在形式:文字、约定俗成。 二、规则之“变”
1、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有旧的规则被废除,有新的规则产生,也有许多规则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2、有许多规则需要我们参与制定,这使我们更准确了解规则所包含的意义,同时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愿,大家更愿意遵守,也更有利于维护人们的利益,当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