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信息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60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考题40分,延时30 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正是在那段并不陡峭的山路上,赫尔岑开始了思想家的思想,奥加辽夫则开始了诗人的创作。麻雀山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也成为他们 ▲ 的开端。尽管他们的父辈都是沙皇宠爱的大臣,都是家财万贯的贵族,他们在原有的体制下 ▲ 的话完全可以拥有无比美好的前程,但他们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不能再容忍邪恶如此 ▲ 地存在,他们将至高无上的沙皇陛下看作罪恶的根源。 A.反抗 顺服 无所不至 B.反叛 顺从 肆无忌惮 C.反叛 顺服 肆无忌惮 D.反抗 顺从 无所不至
2.下列诗句与“雪满山中高士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月临秋水雁空惊 B.江弄琼花散绿纹 C.月明林下美人来 D.云开汶水孤帆远
3.劝说他人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应因别人的身份地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下列句子体现这一原则的选项是(3分)
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B.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美双方决定把自卫队和美军的合作扩大到全球规模,提出了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无缝”合作的构想。
B.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盈利和“填坑”。
C.《速度与激情》在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左耳》也迎来了两天近两亿的好消息,这个票房表现显得异常珍贵。
D.网络专车平台吸纳私家车进入,在客观上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在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大问题。
5.下面的语段已被打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可以增加对于“洞庭波涌连天雪”的一点新的理解 ②本地人说不起白花的是“波”,起白花的是“涌” ③“波”和“涌”有这样的区别,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④有三四级风,洞庭湖里的浪不大,没有起白花 ⑤我们登岳阳楼那天下雨,游人不多
A.②③①⑤④ B.⑤④②③① C.③②①⑤④ D.⑤④③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凤翔邢尚书书
韩愈
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大人,虽甚贵而不骄。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威行如秋,仁行如春,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岂负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岂负明天子非常之顾遇哉?赫赫乎,洸洸乎,功业逐日..以新,名声随风而流,宜乎欢呼海隅高谈之士,奔走天下慕义之人。使或愿驰一传,或愿操一戈,.
纳君于唐虞,收地于河湟。然而未至乎是者,盖亦有说云:岂待士之道未甚厚,遇士之礼未甚优?.请粗言其事,阁下试详而听之:
夫士之来也,必有求于阁下。夫以贫贱而求于富贵,正其宜也。阁下之财,不可以遍施于天下,..宜择其人之贤愚,而厚薄等级之,可也。假如贤者至,阁下乃一见之;愚者至,不得见焉。则贤者莫不至,而愚者日远矣。假如愚者至,阁下以千金与之;贤者至,亦以千金与之;则愚者莫不至,.而贤者日远矣。欲求得士之道,尽于此而已;欲求士之贤愚,在于精鉴博采之而已。精鉴于己,固.
已得其十七八矣;又博采于人,百无一二遗者焉。若果能是道,愈见天下之竹帛,不足书阁下之功德,天下之金石,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以文名于四方。古之.
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故六月往焉,来观其师,及至此都,徘徊而不能去者,诚悦阁下之义,愿少立于阶墀之际,望见君子之威仪也。居十日而不敢进者,诚以无以为荐,惧阁下以众人视之,则杀身不足以灭耻,徒悔恨于无穷。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幸甚,幸甚!愈再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之士,身居穷约 约:卑微 .
B.朝廷高枕而不虞 虞:忧虑 .C.惧阁下以众人视之 众人:一般人 ..D.不足颂阁下之形容矣 形容:形体容貌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戎狄弃甲而远遁 生七岁而读书 ..B.赫赫乎,洸洸乎 然而未至乎是者 ..C.夫士之来也 欲求得士之道 ..D.功业逐日以新 阁下以千金与之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4分)
(2)故先此书,序其所以来,阁下其无以为狂,而以礼进退之。(4分) 9.韩愈认为邢尚书怎样做才能“得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东鲁门泛舟
李白
【其一】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①。
【其二】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②?
注:①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雪,指晋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之事。
②剡溪:王子猷雪夜访戴之事即发生于此地。
(1)请具体分析第一首诗是如何紧扣题中的“泛舟”二字展开的。(4分) (2)试分析第二首诗首句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分) (3)两首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 ,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彼童子之师,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3)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蜀道难》)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6)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礼记·中庸》) (7)历览前贤国与家, ▲ 。(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大山深处的织女
聂昱冰
在太行山的深处,有一座千年古镇,名字叫王碯。它距离最近的城市邢台,也有一百多公里。这个小村庄位于海拔六百多米的半山腰,在村子里,沿着弯曲而狭窄的小路朝前走,几乎每一条小路的尽头都是悬崖。这里的山层层叠叠,无边无沿,一眼望去,你会觉得即使肋生双翅,也飞不出这群山。这里的日落让人荡气回肠,一轮浑圆的、已经几万岁的、熊熊燃烧着的太阳,与已经几万岁的、嶙峋而幽暗的山,完成了一次次生命的交错。
在这个小村庄中,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了“还活着”的老式织布机——因为村子里的织布机仍旧都在吱吱呀呀地工作着,仿佛一直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一幅原本存在于传说中的画面,一段已然随历史远去的音乐,此刻,却明明白白呈现在我眼前、响彻在我耳畔。
织布机的高度超过一米八,长度超过两米,宽度也有一米多。因为使用时间久了,有些凹槽的边缘处已经有了裂痕。
“这是我们家传下来的老东西,有二百多年了”,主人道。对这个年龄,我深信不疑。这台织布机与这个家族相伴了二百多年,它一定记住了这二百年里家族中每一位女性的双手和容颜。现在,它的主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少妇。
此刻,这位年轻的妇人就端坐在织布机前,一边织布,一边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始至终,所有对话都没有影响到她织布的节奏和速度,她的目光也一直停留在眼前的棉线和布匹上。
妇人挽着最简单的发髻,别着一个鲜艳的塑料发夹,留着齐眉的刘海,穿着一条黑绸和碎花布拼接的连衣裙。她的发髻、发夹、裙子,本都是街头最常见的式样,包括她的容颜,都是一个最普通的乡间农妇,可现在,却因为这台织布机,她变得非常非常不同了。
妇人的双脚控制着踏板,双手交替操作着梭子和那根推动整个织布机工作的巨大横梁。所以她必须端坐,双膝摆放端正,腰背和脖颈都挺得笔直,双肩自然下沉,双臂每一下伸出、收回都沉稳有力。但手指又必须轻柔灵活,才能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并且保持匀速循环。这样的体态,让她自然而然就拥有了一种端庄娴雅的气度。她右手边放着一盆清水,水中浸着六个枣木制成的梭子。梭子的外壁打磨得光滑如镜,六个梭子依次在她眼前这片方寸之间来回穿梭——从右向左滑过白色的纬线丛林,拉一下横梁,“哐当”一声,再由左向右滑回来,再拉一下横梁,又是一声“哐当”。 几个来回,几下声响,一寸花色鲜艳的布匹就织了出来。伴随着她的动作和声音,织布机另一端那个巨大的缠绕着白色棉线的卷轴一点点变细,她脚边堆积的彩色布匹一点点叠高。从清晨到日落,从少年到白头,一代又一代,山里的女人,就这样把光阴编织成了生活。
我站在织布机的另一端,久久望着她。在织布机的中央,几百根白色棉线高高挑起,分成三层,
相关推荐: